这一切对张灵甫影响太大了。此前,学生们经常上街游行示威,口号喊得山响,要“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可几年过去,贿选“总统”曹锟还是稳坐钓鱼台,一点皮毛都没伤到。倒是冯玉祥一声令下,北京城就一夜“变天”。现实给张灵甫上了活生生的一课,他发出这样的感慨:“大丈夫当拨乱反正,旋乾转坤,措国家于磐石之安,登斯民于衽席之上,而吁衡大局,非武力不足以除强暴,非破坏不足以言建设……”
恰在这时,张灵甫发生了“经济危机”。他依父亲之言离开了北京大学,当然他并不是真要回家种田,而是开始了“投笔从戎”的第一步。
投笔从戎
在经过短暂的“驻豫军官训练团”生涯之后,张灵甫于1925年秋天来到了广州。由于于右任的介绍信,他成功报考了黄埔军校四期。
不过,他在黄埔军校的日子没有想象中顺利。黄埔军校是军事院校,理科很重要,偏偏张灵甫重文轻理,在甄别考试中成绩较差,被编在预备军官团二团二连(成绩好的学生则进入军官团)。凑巧的是,另一位日后赫赫有名的学生,也被编入预备军官团二团,但在三连。嗯,他就是林彪。
1926年3月8日,黄埔军校举行了第四期的开学典礼。张灵甫与林彪、刘志丹、胡琏、袁国平、李弥、唐生明等人站在一起,聆听校长蒋介石的训话。以这一刻为起点,张灵甫开始了他长达21年的戎马生涯。
张灵甫生性好静,学习期间表现得并不活跃,也很少参与政治活动。但他在这里潜心学习军事课程。黄埔前几期的学生所接触的大人物、教官在当时都是一流的,如孙中山、蒋介石、廖仲恺、汪精卫、胡汉民、邵力子、周恩来、张申府、萧楚女、恽代英等,都曾给他们讲课或演讲。另一方面,张灵甫在政治上完成了转型,成了蒋介石的忠诚拥护者。
杀妻悬案
1926年10月,张灵甫从黄埔军校毕业,被分配到蒋介石的嫡系部队第一军第一师。在北伐和对红军作战中,张灵甫因英勇善战,从基层军官开始,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1933年,经人介绍,他与来自四川广元的女学生吴海兰结婚。不久,女儿出生了。一家人过着其乐融融的小日子。
事业爱情双丰收,张灵甫的前途看起来那么美好。可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谁也没有预料到的事:张灵甫举枪杀害了结发妻子吴海兰。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至今仍有疑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