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人生的“第一秩序”--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杨绛人生的“第一秩序”

2013年07月04日15:35    来源:北京晚报    手机看新闻

  杨绛,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7月17日,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年至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将饮茶》、《走到人生边上》和《堂吉诃德》、《斐多》等译著。

  钱钟书称杨绛“最贤的妻,最才的女”。1962年,杨绛已开始翻译《堂吉柯德》。

  钱钟书、杨绛夫妇哲人晓畅、嗜书如命的专业贡献我们因熟悉而敬重;钱钟书、杨绛夫妇远离媒体的家庭生活我们因不熟悉而更加敬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拒绝奢华、一心治学,在漫漫红尘行列我们看不见他们的踪影。7月17日是杨绛先生102岁寿辰,今天,我们随作者钱晓鸣先生,一同走进文学家、翻译家杨绛的学术浓浓、亲情融融的家——

  一位安静、优雅、博学的女性,她高贵、生动而深刻的灵魂,扣动着从知识界到普通老百姓的心。她是专家学者,是作家翻译家,是女儿,是姐妹,是妻子,是母亲。她守候着人类最小的社会单元,为人生创造了美丽的“第一秩序”——家。她有一个被时代熟知的称号“钱钟书夫人”,她是一个从容优雅的精神贵族,却有着一个世纪令人感动的平民情怀。

  102岁的宋美龄在得知她的旧居连同她的私人物品被一家美国公司骗购后说:让那些美国人发不义之财吧。而102岁的杨绛,在得知有人想拍卖已故丈夫钱钟书的手稿和书信时,毅然表示如不停止拍卖,将以百岁高龄亲自走上法庭。这就是杨绛,她生命的底线就是家,家庭被她视为“人生的第一秩序”。

  入水能游 出水能跳

  杨绛曾说,我最珍惜和感念的是与家人的亲近。

  杨绛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快乐的源泉就是恩爱有加的父母亲。本来已经就读东南大学的杨绛,坚持一定要再考清华大学,结果考上清华后就遇到了钱钟书。杨绛的母亲就说,阿季是脚上拴着月下老的红绳,所以心心念念要读清华。

  在英国陪读的时候,杨绛的任务是带孩子、照顾钱钟书学习。每当钱钟书被灯泡坏了等生活琐事困扰时,杨绛总是说“有我呢”。就连钱钟书因为枯燥不喜欢而考不及格时,还是杨绛帮助他复习过关。

  回国后,当钱钟书久别刚回到妻女身边时,陌生的女儿看着这个男人把行李放在自己妈妈床边就提醒道: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说着小手指着奶奶床的方向。钱钟书尴尬地道:怎么到底是你认识你妈妈早还是我认识早?女儿毫不迟疑地道:当然是我早,我一生出来就认识我妈妈,你是后来才认识的。钱钟书回家的任务是带女儿玩,杨绛包揽了一切杂活。

  20世纪40年代初,杨绛接连发表了系列喜剧,成为国内文学界的名人,这也激起了钱钟书的创作欲望。在杨绛的陪伴和关注下,钱钟书完成了一生唯一出版的长篇小说《围城》。

  家在杨绛心中是人生的核心。自从嫁给钱钟书后,杨绛一直甘愿做“灶下婢”,不辞辛劳地操持家务。以至于心疼女儿的父亲不免有不平地说:“钱家倒很奢侈,我花这么多心血培养的女儿就给你们钱家当不要工钱的老妈子!”钱钟书的婶婶夸杨绛:“季康啊,你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宣哥(钱钟书)是痴人有痴福。”

  生活中笨手笨脚的钱钟书常常碰到墨水瓶弄翻了污染了桌布,台灯、门轴坏了等等琐事,杨绛一说“不要紧”,问题就解决了。在牛津大学学习时,因钱钟书不喜欢古文书学加上粗心竟考了不及格,这大概是他一生中在文科领域考的唯一的不及格。杨绛用一只耳挖子的尖头,一个一个点着帮助钱钟书认识英国古人到今天书写是如何变化的,钱钟书看清楚了就很容易的过关了。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