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研究文学的学者对迪伦的歌词单拿出来离开曲调是否可以成为诗的课题已经研究了相当长的时间,甚至在一些文学学术专著中也仔细分析了迪伦的音乐。在2006版的《牛津美国诗歌》一书中就收录了迪伦的歌曲《荒凉的街道》,剑桥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迪伦在剑桥的同伴》一书进一步称赞具有他杰出文学家的才能。
美国彭博社专栏作家卡斯·森斯坦说,“如果《就像滚石》是迪伦的《哈姆雷特》,那么《荒凉的街道》就是他的《李尔王》。其中充满炙热的梦想,亦或爱情的篇章,展现了人性的多面。”
美国音乐记者、音乐类脱口秀主持人艾伦·莱特评论,“这个奖项的意义不只是其影响力,更是打破了诺贝尔文学奖长期颁发给那些不被人熟知的小说家”,“迪伦获奖至少让人们意识到文学的界限变宽了,优秀的歌词作品也是文学世界的一部分”。
“毫无疑问,迪伦创造了一本杰出的美国歌集”,《纽约时报》音乐评论人乔恩·帕雷利斯写道,“这本歌集既有崇高的内容,也有接地气的部分,其中充满叙述、想象力,既浪漫、博学,又充满个性和时代共性。”
“他的音乐与他的诗在精神上交融,叙事上互补”,一位评论家指出。
对于种种针对迪伦的质疑,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萨拉·达尼乌斯给出的获奖词中可谓是一种有力的回击。达尼乌斯说,迪伦将他的诗歌通过歌曲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与古希腊的诗人荷马和莎孚通过音乐表达的经典作品别无二致。鲍勃·迪伦的作品虽然是让人“听”的,但完全可以把它们当做诗歌来“读”。
文学院评点说,迪伦是一位标志性人物,对当代音乐的影响深远,同时“也是亚文学不断追随的人物”。事实上,迪伦分别于1996年和2006年分别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记者张超群)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