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强国新闻>>新闻热点

黄纬禄:用全部生命写就“导弹人生”【3】

——记“两弹一星”元勋、中国导弹事业的开拓者之一黄纬禄

2016年09月29日14:59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1982年10月12日,渤海的海面上,一条喷火的蛟龙跃出水面,以极快的速度直飞蓝天,在海天之间绘出一幅壮丽的景观……准备了十几年之久,多少人为之付出心血的第一代固体潜地导弹终于研制成功了。试验的成功震惊了世界,标志着我国成为具有自行研制潜地导弹和水下发射战略导弹能力的国家。中国拥有了二次核打击能力!

  在蛟龙出水、雷震海天的背后,是艰苦奋斗的航天人的豪迈之情。

  航天系统工程中的“金科玉律”

  了解航天的人都知道,有一条“四共同”原则一直被奉为航天型号系统协调工作中的“金科玉律”,即:有问题共同商量,有困难共同克服,有余量共同掌握,有风险共同承担。在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之后,时任工程总指挥的栾恩杰在总结成功经验时也指出,“四共同”原则正是各系统协调工作的理念。这一原则是黄纬禄最早在潜地导弹的首次总师扩大会上提出的。

  黄纬禄认为,“工作过程中,有时需要定方案或决定采用什么样的措施,作为总师最好不要自己拍脑瓜一想就决定怎么解决。”发扬技术民主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他一贯主张让技术人员、行政干部、技术工人等参与讨论问题的有关同志,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集思广益,扬长避短,把方案定得比较正确,问题解决得比较合理。黄纬禄在真理面前讲求民主,这也使得他的想法更加接近真理。

  那时,潜地导弹型号研制遇到了一个问题,虽然经过多次改进却无明显的效果,难题在短期内难以解决,这样将使各方面的工作长时间停顿下来。在这个紧要关头,黄纬禄果断决定召开首次总师扩大会,有问题共同讨论,有困难共同克服。他要求大家都把余量拿出来,再分散难点。在分散的难点中,可能有的单位通过极大的努力仍达不到新指标的要求,黄纬禄明确指出,这样的风险要共同来承担,不能出了问题时相互指责、埋怨。对于风险而言,黄纬禄也明确表示:“作为总设计师,我首先要承担责任。”

  这次总师扩大会之后,根据黄纬禄的讲话内容总结出了“四共同”的原则。如今,这一原则已经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一笔宝贵财富。

(责编:周子玉、管业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