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五:在商言利——王云五(1888—1979),字岫庐,广东香山人,生于上海。他早年刻苦自学,主修英文。18岁开始步入教育界,19岁时在中国公学任英文教员,学生中有胡适、杨杏佛等,可谓“高足满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他被孙中山聘为临时大总统府秘书,后又在教育部任职。1916年任苏、粤、赣三省禁烟特派员。一年后辞职,在上海专门从事编译工作。1921年9月,经胡适推荐进入商务印书馆。1922年正式接替高梦旦就任编译所所长。到台后,先后担任考试院、行政院副院长等职。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适应战时环境,商务董事会决定由王云五带领编辑、出版、印刷的主要力量迁往香港。香港沦陷后,商务编辑出版重心又移至重庆,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仍坚持出书。到重庆以后,他除主持商务业务外,逐渐把精力投入到政治活动中,在政治上日趋活跃。1946年5月,他辞去商务总经理职务,出任国民党政府经济部长,后又任行政院副院长、财政部长等职。1949年,他到了香港;1951年,转而去了台湾。后淡出政坛,将精力投入其热衷的文化事业。曾被聘为政治大学政治研究所专职教授,培养了众多研究生和博士生,在台湾有“博士之父”的誉称。但他本人既无什么学历,也无文凭。后于1969年获韩国建国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了却其一大缺憾。1979年8月14日,病逝于台北,终年92岁。
戴季陶:油尽灯枯——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早期干部和理论家。名传贤,字季陶,笔名天仇。原籍浙江湖州。早年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后追随孙中山,参加了二次革命和护法战争。1917年由上海赴广州任大元帅府秘书长。五四运动期间,在上海主编《星期评论》周刊,对社会主义和劳工问题作过一些研究。1924年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任中央宣传部长,后任黄埔军校政治部长等职。随着国民党统治的崩溃,戴季陶也同蒋家王朝一样,最终避免不了被历史抛弃的命运。1949年2月11日,曾嘲笑陈布雷自杀行为的戴季陶,在广州面对窗外连日大作的风雨,大生悲恸凄惨之感,吞食了大量安眠药,匆匆在他乡结束了生命,他是43人中第一个死去的人,距名单公布不到2个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