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有道 經營有方
王智太來到酒庄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返聘前任庄主科諾夫婦。為了表示誠意,他們被給予了酒庄所有倉庫與設施的鑰匙,可以隨進隨出。此舉令科諾夫婦喜出望外並欣然接受,也給老員工們吃了顆定心丸。因為新“庄主”看來不會在人事上大動干戈,他們也樂得各安其位。
實際上,王智太非常清楚老員工的價值。1847作為傳統型葡萄酒庄園,是典型的家族企業。人員變動少且任職時間長,這有利於工藝的傳承與鑽研,保障酒品的質量,但也使得酒庄在規模與產量上的成長受到限制。為了確保接手之后,1847酒庄的庄酒質量能夠維持原有的高水平,重用並磨合出一支澳大利亞人團隊,掌管葡萄酒的釀造生產,成了當務之急。
很快,1847酒庄的澳大利亞員工發現,酒庄的外貌正發生著種種變化,庄園的修繕與擴建工作開始啟動,定期會有專門的園藝師登門打理酒庄花園,使得酒庄煥然一新。與之相對的是,新公司留任了包括原庄主科諾夫婦、園藝師羅賓、釀酒師德裡克和財務戴安娜在內的幾乎所有的老員工,讓他們繼續各司其職,仿佛一切都沒變化過一樣。這一動一靜的結合,大大掃除了他們的心理障礙,代之以感動與信任,拉近了老板與員工之間的距離。
而王智太對於紅酒的熱愛,更令酒庄上下深感振奮。對此,釀酒師德裡克以及園藝師羅賓感觸頗深,他們告訴記者,許多在老庄主時期因資金問題無法添置的設施,現在都能得到解決。為了保証紅酒的質量,他從不吝惜金錢。
就這樣,王智太完成了與原酒庄團隊成員的磨合,並獲得了衷心擁戴。在他的大力推動下,1847酒庄在環境與設施上都得以實現長足的進步,為隨后生產高質量的庄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磨合澳大利亞團隊的同時,王智太也在構建自己在中國的市場營銷團隊。當初買下這座酒庄,很大原因便是看好國內的葡萄酒市場發展潛力。他的判斷得到了行業數據的支持,來自中商情報網的葡萄酒市場消費情況分析顯示,2014年我國葡萄酒消費量為15.8億升,僅佔全球消費量的7%,中國大陸人均消費量僅為1.24升,具備巨大的成長空間。數據預測,隻要中國大陸人均消費量超過2.5升,中國便有望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葡萄酒消費國,隨著市場推廣的深入以及市場需求的蘇醒,中國葡萄酒市場的前景將越來越好。
正是基於這種判斷,王智太非常重視1847酒庄在中國市場的推廣工作,並建立起了一支精干且富有成效的銷售隊伍,正是他們的努力,讓1847酒庄借助中國市場實現了歷史性的成長。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