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白門,原名寇湄,字白門,明末清初"秦淮八艷"之一。崇禎十五年暮春,聲勢顯赫的功臣保國公朱國弼來到鈔庫街寇家,幾次交往后,白門對他留下了良好印象,在朱氏提出婚娶時便一口同意。
是年秋夜,17歲的寇白門濃妝重彩地登上了花轎。明代金陵的樂籍女子,從良或婚娶都必須在夜間進行,這是當時的風俗。朱國弼為了顯**風和隆重,特派5千名手執紅燈的士兵從武定橋開始,沿途肅立到內橋朱府,盛況空前,成為明代南京最大的一次迎親場面。但朱國弼實際上是一個圓滑狡黠的官僚,他迎娶寇白門是一時的需要,數月后他那寡情薄義的面目便暴露出來,將寇氏丟在一邊,依舊走馬於章台柳巷之間。
1645年清軍南下,朱國弼降清,不久被軟禁。朱氏欲將連寇白門在內的歌姬婢女一起賣掉,白門對朱說:"若賣妾所得不過數百金……若使妾南歸,一月之間當得萬金以報公。"朱思忖后遂答允。寇白門歸返金陵,在舊院姊妹幫助下籌集了2萬兩銀子將朱國弼贖釋。這時朱氏想重圓好夢,被寇拒絕,她說:"當年你用銀子贖我脫籍,如今我也用銀子將你贖回",我倆就此了結。
寇氏歸金陵,"筑園亭,結賓客,日與文人騷客相往還,酒酣耳熱,或歌或哭,亦自嘆美人之遲慕,嗟紅豆之飄零",人稱女俠。后從揚州某孝廉,不得意復還金陵,最后流落樂籍病死。當時文壇東林領袖錢謙益作《寇白門》詩追悼說:"寇家姊妹總芳菲,十八年來花信迷,今日秦淮恐相值,防他紅淚一沾衣。叢殘紅粉念君恩,女俠誰知寇白門?黃土蓋棺心未死,香丸一縷是芳魂。"
《板橋雜記》載:"白門娟娟靜美;跌宕風流,能度曲,善畫蘭,相知拈韻,能吟詩,然滑易不能竟學"。由於白門為人單純,決定了她婚姻的悲劇。但從她能在一月之內籌集到2萬兩銀子將朱國弼贖釋這件事,可見寇氏賺錢能力之強,估計財產在四百萬左右,排第六。
杜十娘,明朝萬歷年間北京城南教坊司名妓。一次接客時,偶遇南京布政老爺的公子李甲,二人情投意合。李甲日日沉浸在溫柔鄉裡,耗盡了錢財。其父聞聽后怒不可遏,斷了供給,並勸說京城的親戚都不要借錢給他。
十娘將終身托付給李甲,鴇兒同意隻要李甲在十日內拿出三百兩銀子就可贖出十娘,但誰也不願意出錢幫李甲。杜十娘取出縫在被子裡的碎銀一百五十兩,李甲的好友柳遇春又設法湊了一百五十兩。十天后李甲把銀兩如數交到老鴇兒面前,老鴇兒隻得放人,兩個有情人在柳遇春住所喜結百年之好。杜十娘與李甲本要回老家去,無奈李甲心存顧慮,攜妓而歸難以向父親交代。
杜十娘說,不如先到蘇杭游覽一番,然后郎君回家,求親友在尊父面前勸解和順;待李父消氣后,再來接她,李甲依命而行。二人行到瓜州古渡,遇到了好色又陰險的富商孫富。他夜飲歸舟,聽到杜十娘歌聲心動不已。天亮后又從窗口視其容貌,更覺心蕩神搖。孫富假意與李甲接近,飲酒暢談,談到杜十娘時,李甲告知其原委。孫富嘆道,尊父位高,怎容你娶妓為妻!到時候進退兩難,豈不落得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下場?!
他這一說,李甲更覺步履維艱。孫富又說,在下倒是願以千金相贈,你拿著銀錢回去,隻說在京授館,你父定會原諒你。一番話說得李甲動了心,於是當下立了契約,按了手印,把杜十娘轉賣給孫富。十娘聞知,如雷轟頂,回憶自己童年被賣,受盡屈辱,眼看已逃出火坑,如今幸福生活又要破滅。第二天,杜十娘扮上盛裝,先讓孫富把銀兩放到李甲船上。自己站在踏板上,打開百寶箱,指著裡面價值連城的金銀珠寶,怒罵孫富拆散他們夫妻,痛斥李甲忘恩負義,把一件件金銀翡翠各色珍奇寶物拋向江中,最后縱身躍入滾滾波濤。
可恨李甲薄情,更可恨其有眼無珠,隻看到十娘的身份,而沒看到十娘的錢包。現在買一張彩票也能中個四五百萬,十娘百寶箱裡的金銀翡翠等各色珍奇玩物,按時價最少也有五六百萬,排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