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十”飞天模拟画面。石家庄铁道大学供图
长城网6月12日讯(马冬冬 张建新)6月11日17时38分,随着“神舟十号”发射成功实时模拟画面的播出,石家庄铁道大学研发的“航天测控可视化系统”创下了7次成功助力我国重大航天任务新的骄人纪录,这令师生们无比自豪。“到目前为止,这次可视化航天保障任务,我们的系统平台运行良好,发挥的作用令人满意。”在学校青春苑广场师生的一片欢腾声中,我们电话连线了正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挂帅执行任务的赵正旭教授。通话时间很短,但听得出来,他同样难抑内心的激动。
第七次助力重大航天任务
“我们研发的这一系统,接下来将参加我国首次落月——嫦娥三号落月任务。”在学校收看直播现场,“系统”研发主力王威老师如数家珍地向大家介绍:从嫦娥二号开始,航天测控可视化系统(Total Discovery of Space)已经是第七次参加我国重大航天任务,分别是:嫦娥二号探月任务、飞越L2点任务和飞越“图塔迪斯”小行星任务、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任务,萤火一号任务,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和本次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据介绍,团队研发的“航天测控可视化系统”是国内首个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且多次通过任务检验的航天测控可视化系统,该系统的成功应用,使我国航天测控可视化领域摆脱了长久以来对国外开发平台的依赖。与其它航天可视化和太空模拟软件系统相比,本可视化航天系统有非常高的精确度、逼真度和通用性。系统提供给用户的计算结果和绘制的场景画面和实际的宇宙空间环境、时间、位置、形状等各种参量和数值有极小的误差。同时,本可视化航天系统没有把用户以及用户的视觉限制在地球表面,可使用户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速度和方向,沉浸式地监测、观察、控制飞行器。系统平台还能漫游和访问已知太空的任何角落。例如:飞出太阳系,跨越银河系,奔向遥远的星系或天体,从而进入毫无边际的宇宙深处。
本可视化航天系统具有强大的实时三维计算和三维绘图功能,并能实现全几何体及局部的实时渲染与表现,实时生成极其逼真的太空画面,精确的天体运动,甚至表盘级的细节,从而能提供各种不同的空间科学和航天技术数据,并且附加强烈的艺术效果。比如:从“缓缓自转的巨大行星”到“环视悠然飘过的大气层或云层”,从行星表面上的高山、峡谷、陨石坑等地貌特征,到地貌所投注在表面上的长长影子等。系统平台支持随意改变星球、月球、陨石等天体物的表面特征,随时检索和显示地球、月球和其它星球上的任何山脉、河川、陆洲、海洋、城市、村庄、观测站、测控站,建筑物和其它标记。这些都会让“太空授课”此次航天飞行任务中的一大亮点“锦上添花”,变得更直观、更清晰、更形象。
不仅如此,本系统平台还能实时跟踪、测控、三维可视化任何卫星、飞行器、陨石等天体的位置,轨道,对地轨迹、对地覆盖区域,姿态和其它控制参量。同时可以实时模拟和可视化地面测控站和测控装置。
“总之,可视化航天系统平台并不是为了模拟和演示具有艺术和幻想效果的空间场景而设计的。它是一个大型复杂的实时太空三维模拟系统,其主要设计意图是实现可视化航天。”王威老师说。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