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大一点的城市,比如上海的情况怎么样,其实资源缺乏的情况是不容乐观的,咱们来看一个数字在上海的民航区,目前民航区的常住人口是243万,那么按照规划的4万人一辆救护车的目标,现在配备的救护车至少应该有60辆,但是到目前为止民航区医疗急救中心目前仅仅是36辆救护车,计算一下有将近一半的缺口,那么基层包括小城市大城市,农村现在目前都存在着急救车人,资源匮乏的情况,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另外一个市场,就是黑救护车市场,黑救护车不仅可能使病人延误救治,而且会和正规医院争抢病人,扰乱医疗市场的正常秩序。
记者走访河南省驻马店市区一家医院发现,急救中心、住院部等各个楼层、过道小广告卡片随处可见,上面大多印有:某某救援服务公司的名字和联系电话,服务项目是提供豪华空调救护车。医院的工作人员说,他们早对这些小广告见怪不怪了。
记者:“转院咱这有救护车没?”
工作人员:“有啊,哪里啊?”
记者:“往郑州转。”
工作人员:“往郑州转咱当不了家,不出驻马店市区。光接病人。”
记者:“光接不送?”
工作人员:“对,咱就是光接。”
记者:“转院咋弄啊?往郑州送。”
工作人员: “往郑州自己想办法。”
患者家属张先生说,驻马店市区内每一家大医院都有黑救护车蹲守和揽客:
张先生:“前一段时间俺家里有一个亲戚住院,当时办转院的时候,跟医院联系,当时他没有120车,然后就打的别的地方的120过来的车。”
记者:“那这个120车是不是正规的呢?”
张先生:“肯定不是正规里。”
记者:“收费是多少呢?”
张先生:“跟医院里面的价钱差不多。”
记者调查发现,不止在驻马店市黑救护车泛滥,在商丘同样存在这样的现象。商丘第一人民医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透露,因为当地一些医院的救护车不足,“黑救护车”就在120指挥中心明目张胆地“抢病人”。
工作人员:(救护车)最起码有一个主治医生跟着,两个担架工跟着,还有个护士跟着,你算算一出去,半个小时,一个小时都回不来,救护车几辆是不错,运行的只有一辆,因为没有那么多人。现在有些他们派的人在120进驻,他(医院)缺病人,缺病人他怎么办呢?有的病人(房间)住不满,他就想方设法的在救护车上(想办法),所以他们派人住到120那个地方。接线员就自然而然把他们认为合适的病人分给他们医院了。
“抢病人”不仅发生在黑救护车和正规救护车之间,如果急救的规范管理缺失,正规医院间也会产生病号的竞争。在今年的1月4号,江苏省姜堰市沈高镇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姜堰市人民医院和中医院都派救护车赶往现场抢救。可能因为抢救伤员涉及个人经济利益,后期到达的中医院救护车拦住了人民医院的救护车,双方驾驶员还发生肢体冲突。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整个姜堰市居然有两路120急救电话,分别设在姜堰市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内。
姜堰市人民医院救护车司机吴师傅回忆说,当天赶往事发现场的半路上,他碰到过姜堰市中医院的救护车,但不知道对方也是赶往同一个事故现场。后来,当他赶到现场,准备将伤者抬上救护车时,被随后赶到的中医院救护车司机给拦住了。
吴师傅:准备抬病人的时候,他下来了推我,嘴里还骂我,说你疯了。意思说跟他抢病人了。上车的时候,他又走到我驾驶室的门,玻璃打开了,他打了我两下。
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为什么引来两家医院的救护车同时前来急救?当时报警的伤者亲属刘先生至今感觉纳闷。事发后,刘先生第一时间拨打了110,然后才拨打120。奇怪的是,拨打120时,电话里竟然有语音提示,让他选择人民医院还是中医院急救中心。
刘先生:这里是姜堰市急救中心,人民医院请按1,中医院分站请按2。我只打了人民医院。
记者:那中医院怎么会来呢?
刘先生:那我就不清楚了。
对此,姜堰市中医院急救站陈主任解释说,他们是从公安、交警部门得到的事故信息。如果知道人民医院已经出警,他们不可能派出救护车。目前,肇事司机已经被停职处理。陈主任介绍,设在人民医院的急救中心,是服务姜堰全市医疗系统的急救机构。但一直以来,这个急救中心只为人民医院提供需要急救服务的病人信息。无奈,他们在去年春节前开通了语音导航的分类服务。
陈主任:我们自己不得已,经过卫生局批准,所以后来有这个语音提示,这个电信部门怎么批的,你问我,我不清楚。因为这个手续怎么办的很复杂。
“120”号码是院前急救机构受理医疗救援的唯一呼叫号码,要求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任何医疗结构不得擅自设立任何其它形式的急救电话,或者将急救电话接入其它医疗机构。记者注意到,120-1和120-2的两路电话被公开发布在姜堰市卫生局的官方网站上。姜堰市急诊急救中心严主任坦言,通过语音导航把姜堰的急救市场分开,不仅造成市场混乱,还会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严主任:老百姓遇到比较急的事情,根本考虑不到(特别是老年人)拨打1还是2,有好多人都不会打。我们急救中心没有可以的想把病人往哪家医院送,基本上遵照病人的意愿。
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打进120急救电话之后还有一个分类,一是选择人民医院,2是选择中医。当然这件事情被媒体曝光之后,现在目前姜堰市已经把这个进行了整改,把两路电话统一改为了120急救电话,我们更希望知道的是是不是不仅仅是说把电话整合一起,是不是真的像资源的配备人员的配备上也是科学的统一的协调了呢?相对于硬件配备而言,影响120急救质量的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人员配备问题。记者调查发现, 一些地区的120自身遭遇人才匮乏的发展瓶颈,急救质量难以提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