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陟:蔚蓝之上 守国安邦【3】
勤育桑梓,培养优秀人才
尽管科研事务繁忙,但对于教学和人才培养,李陟从来没有松懈过。对此,学生们都深有体会。按道理,博士生的专业一旦选定,选择的课程也基本都将围绕这个方向。但李陟作为导师,却在专业课程之外,充分结合航天装备的属性,从导弹系统总体设计方面需特别关注的几个学科里为学生额外选择课程。李陟的博士生小李对此有着切身体会:“就拿我来说吧。我本应围绕无线电数字信号处理方向选课,但老师还让我选择了导弹的飞行力学、制导控制以及空气动力学等跨学科课程。刚开始体会不到老师的用心,但越是工作得久了、越是深入研究,便越能感受到当初学习这些课程的受益有多大。这些课程充分弥补了工作中对专业知识缺乏的短板。”而李陟的这一做法,恰如当年他刚刚进入单位时接受的教育一样,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他也在孕育着年轻一代的科研人。
已是技术负责人的李陟依旧经常亲自在电脑前编程,亲自推导公式、画曲线。而这些本可以让学生或其他人去做的小事,恰恰凸显了他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对待科研的态度与方式。每逢科研问题的研讨,他常常不论时间、不辞辛苦地深入科研生产一线和同志们共同研究。他也时常会在晚上十一二点打来电话讨论工作,同志们也经常会在第二天早上收到他凌晨一两点从办公室发来的邮件。许多曾与李陟一同工作过的人都很赞赏他对工作的投入和严谨的科研态度。在防御技术研究院年轻一代的科研工作者眼中,李陟是他们心中的“工作狂人”和“技术牛人”。
虽已为人师,但李陟却把每天学习新知识作为习惯。他每天上班前都会用三四十分钟的时间来看国外专著,并经常把最前沿的专著推荐给学生,和学生一起研读讨论。他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学生,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精研业务的品质。十几年来,他精心培养了数名博士和十余名硕士研究生,带出了一批杰出青年专家和一支核心骨干人才队伍。
过去与未来,都写满忠诚
航天研究总是充满挑战,国家任务也催促着他如一颗螺丝钉般及时填补到需要他的地方。2009年,李陟被任命为副院长。然而两年过后,他主动请辞,原因很简单,他想把有限的精力全部用在科研工作上。这或许是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之所在,精诚所至,宁静致远。如今,从专业到系统工程,从理论到工程实践,李陟在国防武器装备研究的道路上洗去铅华、蜕变成熟,走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从容。如今他已成为国防武器装备科研战线上的一名领军人物,培养、造就了一批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带领他们共同走出了我国防空导弹武器装备的技术自信。
曾经年少时壮志凌云想要收获一番作为,如今却已能静看风云变幻,沉静远观局势发展,几十载筹谋在胸。这是20几年航天科研历程中完成的蜕变,是岁月赠与他的智慧。在李陟心中,航天的许多老一辈科学家是真正的战略科学家。他们对于时局与技术动向的敏感度,他们对于科研未来发展的远见卓识,甚至是他一生都将追寻与学习的榜样。如今,他也在远望,前瞻技术发展的未来,就如同他前面几代防空人所做的那样。
他时常感怀于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为我国国防事业打下的基业,从第一代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到如今的发展成就,他深知其中跋涉的艰难,也深知他所继承的事业来之不易。他能体会与防空事业有关的每一个人的心境,他知道他们在为何而努力。每一个通宵达旦盯着生产线的现场,每一个鏖战到凌晨却还要睁着通红的双眼参加的会议,每一张属于航天人的过度疲劳后苍白的脸……这点滴的印迹伴随了他整个的科研人生。
航天事业60年跨越发展,李陟为其贡献了自己20余载生命年华,在这部浩瀚的蔚蓝史书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他说若从踏入研究院大门那刻算起,他的职业生涯也不过24年。而这24年,他为参与绘就了中国航天技术的一次次完美跨越而自豪,而他不自傲于此,也不满足于此,创造更多让祖国傲立航天强国的技术是他不变的心愿。也因此,他更珍惜时光,还在策马扬鞭地向前追赶,他要用余下的这些年写下这一笔完整的“忠诚”,不负这片奉献终生的浩瀚蔚蓝。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