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创基立业的老院长
中国航天三院组建于1961年9月。当时任务是空气动力研究试验,液体火箭发动机和冲压发动机研究实验及导弹全弹试车任务。1965年1月,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改为第七机械工业部,三院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由试验研究院改为型号院,从事飞航导弹的研制、生产任务。
林毅是三院首任院长,他在三院工作十年,是三院事业起步的十年,开创的十年,打基础的十年。
林毅院长以他特有的干练和飞航事业的坚定和热爱,同党委书记郁文及党委一班人带领三院广大职工,在十分复杂和困难条件下,为飞航基础建设、开创我国飞航导弹的工作做出了非凡的努力。他深入基层,平易近人和广大科技人员朝夕相处,以卓越的组织才能激励各级干部,共同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各项任务,为开创航天事业,发展我国飞航导弹创造了光辉业绩。
建院初期,为了保证我院承担的试验研究任务按计划完成,他把试验保障条件基础建设列为工作重点,一手抓各种风洞、试车台设施的建设和试验,一手抓冲压发动机和非标准设备及液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的研制和试验。如东风二号全弹地面试验四号台工程建设,林毅院长亲自主持,先后召开了42次会议进行指挥协调,建成了我国第一个空气动力研究和火箭发动机与全弹试验基地,完成了我国早期地地导弹、地空导弹以及后续各种战术和战略导弹的各种地面试验。1963年,在三院空气动力研究所召开的启动试验年会上,五院副院长钱学森高度评价三院风洞建设成就。他说,我们从建设风洞到现在,才五年时间,己初步掌握了跨超音速生产性风洞的试验工体。美国有好的基础,他们从1938年开始搞风洞,经过10年,到1948年才掌握了生产性风洞的型号试验工作。我们没有好的基础,只用了五年,只用了美国的一半时间,已达到他们40年代的水平。
当三院由试验研究院改为型号院后,林毅院长随即对科研体制进行调整。飞航导弹系统是任务规模大、结构复杂、功能综合、因素众多、系统性能极强的型号工程项目。他依据飞航导弹武器系统性质和特点,组建了一个强有力的总设计师系统和一个总体设计部,对工程型号进行论证、总体性能计算、精度分配和设计,对整个工程进行技术协调和管理。还在院设有一个型号管理部门,对工程型号进行计划管理、经费管理、组织管理、组织实施等行政指挥。其次按系统设有研究所、试验站、试制生产工厂,采用了集科研、设计、试制、生产相结合的科研生产为一体的开发体制,把一个极为复杂、规模巨大的系统工程,置于一个有责有权、自立的管理体制中。这种体制管理模式,通过几十年来的实践,对型号工程研制大大减少了阻塞和不协调因素,从而大大缩短了研制周期,在世界上创造了“导弹奇迹”。
林毅院长非常重视目标规划工作,他领导组织制定了三院第一代飞航导弹发展规划,重点是发展舰舰导弹、岸舰导弹。1965年2月,三院召开了第一个型号工作会议,讨论型号发展规划和岸舰导弹问题。钱学森副部长到会并讲了话。1965年3月,院党委讨论确定由林毅院长主管型号研制和基建工作。至此,林毅院长为自己设定了明确的目标计划,他满怀信心,全身心投入到型号发展建设中,抓好设计,抓好计划实施,全力推动三院向前进。随着这些型号的进展与定型,在林毅院长制定的第一代发展规划基础上,又制定了第二代飞航导弹发展规划,1982年又制定了十年规划,重点是发展反舰导弹、空舰导弹和巡航导弹。这样,三院的归属虽有几次较大的变动,但全院的任务和规划是相对稳定和延续的,这对科研生产持续向前发展,付出成果、出人才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型号研制中,从方案论证、设计、试制、试验直至定型、批生产的每个阶段,不仅有许多技术问题要解决,而且有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要做。如果抓不紧、抓不好,就无法按照整个研制计划完成任务。当时三院对型号研制毫无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因此林毅院长决定每周开一次有各单位领导参加的型号协调会议,由院领导主持,听取汇报,作出决定。
每次型号调度会议,林毅院长、吕琳副院长及主管技术的梁守槃副院长一定到会,院型号计划部门在每次会议之前综合总体及各分系统研制进展和存在问题,首先在调度会议上汇报,提出主要议题,然后有关单位补充进行讨论,最后由院领导逐项作出决定,会后由管理部门组织实施和检查了解落实情况。
三院研制部门第一型号导弹工作千头万绪,最主要的是抓好总体部和总装厂的建设。总体设计部由梁守槃副院长负责,林毅院长在关注的同时,投入更大的精力狠抓521厂改建为导弹总装厂的建设。521厂原是一个非标准设备加工厂,改装总装厂困难重重。林毅院长主持制定的“导弹试制总方案”,据此又制定了“厂房技术改造规划”,使各项工作逐步科学有序展开,如组织调整生产线,建立配套工种,设置了模线样板,有色钣金、非金属制造、部装、总装、测试等车间班组。组织专业技术培训,列出技术关键项目,提前成立攻关组,如薄板化学铣板、天线罩、承力式箱体、高压气瓶等攻关组,集中力量分层次进行攻关。这期间,林毅院长每周有两至三天来到现场,特别是关键的化铣、模线样板工作,他经常和工人一起研究有关工艺方法。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