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强国新闻>>新闻热点
人民网>>强国新闻>>正文

赵一曼纪念馆:从大家闺秀到“红枪白马女政委”

2015年11月25日22:46  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  手机看新闻
赵一曼纪念馆前的赵一曼汉白玉雕像。(曹亚飞 摄)
赵一曼纪念馆前的赵一曼汉白玉雕像。(曹亚飞 摄)

人民网宜宾11月25日电(邓志慧 于红林 曹亚飞 霍雨佳)23日,由中央网信办、中央党史研究室指导,人民网联合8省区市共同主办的“寻找历史记忆 缅怀抗战英烈——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末站在四川启动。活动第三日,采访团一行来到宜宾,参观赵一曼纪念馆和故居。

赵一曼纪念馆位于宜宾城区翠屏山腰的翠屏书院,一进三幢的砖木结构主体建筑,配上小青瓦屋顶,显得庄重、古朴。一座2.2米高的赵一曼汉白玉雕像竖立在纪念馆门前,身作戎装,站如青松,凝视远方,“红枪白马女政委”的飒爽英姿和凛然正气跃然眼前。

步入赵一曼纪念馆,首先展示的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董必武、宋庆龄、陈毅等人的题词,及赵一曼烈士的大事年表、生平简介。第二展厅展示的是赵一曼从一个大家闺秀演变成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的过程。第三展厅介绍赵一曼在东北组织领导工人运动,参加东北抗日联军英勇杀敌的光辉业绩及被俘后英勇就义的悲壮情景。

赵一曼纪念馆目前收藏有关赵一曼烈士的实物171件,照片706幅,各类文献资料、题词等200余件,其中一级品10件。“年均接待接来自全国各地和台湾地区以及美、英、澳、日等国的观众达60万人次以上,其中青少年观众20万人次”,纪念馆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上世纪30年代起,赵一曼前往东北开展抗日活动,并赢得了“红枪白马女政委”的美誉。1935年,赵一曼因伤被俘,面对日本人的酷刑,她没有吐露任何有关东北抗联的信息。

“当时,残忍的日本兵对她施以酷刑,用马鞭抽打,用钢针刺伤口,用烧红的烙铁烙皮肉,逼她投降招供”,宜宾县宣传部副部长曾本寿向记者介绍说,赵一曼始终宁死不屈,还痛斥日军的侵略行为。受尽世上最残暴的酷刑仍不屈服,就义前赵一曼为儿子留下遗书:“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记者在成都市采访了赵一曼的孙女陈红。她说这么多年,心里最大的压力,就是怕给奶奶抹黑,“父亲曾经很严肃地告诉我,不要以烈士后代自居,要过平民百姓的生活,不要给国家添任何麻烦。记住,奶奶是奶奶,你是你!否则,就是对不起你奶奶”。谈到父亲对奶奶的感情,陈红讲到,“父亲第一次见到奶奶写给他的遗书,是五十年代的时候在东北烈士纪念馆里。看完他大哭一场,回到家后,父亲用钢针蘸着蓝墨水在自己手臂上刺下三个字’赵一曼’,也深深地刻在了心里。”

在结束采访前,陈红说她这些年一直特别想告诉奶奶,“我们现在所过的生活,就是您当年所追求的。这盛世如您所愿。在天之灵,您可以安息了”。

相关链接:

穿越时空的记忆:草履八千里,提颅出康川

抗战中的郭沫若:别妇抛雏 十天完成《屈原》剧本

著名党史专家薛庆超为四川乐山干部群众做抗战主题讲座

下一页
(责编:陆加杰、王喆)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强国社区今日热点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