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早晨9时许,重庆又飘起洋洋洒洒的细雨,似乎这个城市在8月突然转了性子,一改夏日酷热,空气中除了雾气更添丝丝清凉。在这样的日子,人民网强国论坛“寻找历史记忆,缅怀抗战英烈”——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重庆站的记者及网友开始了在重庆的参观采访。
1938年,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随着大量国民政府机构、名人寓所的迁往,这里也成为了当时全国政治、经济、军事和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舞台。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数量庞大、内涵丰富的抗战史迹。
有一种革命精神叫“红岩精神”
红岩革命纪念馆位于重庆市嘉陵江畔,其辖属纪念地包括红岩村13 号、曾家岩50 号、桂园、《新华日报》旧址等,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活动基地,是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中心。
红岩,本是重庆的一个地名,位于重庆西北郊的一处山坡谷地,因其地表主要有侏罗纪红色页岩组成且伸向嘉陵江边,故人称红岩嘴。1939年,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重庆办事处结庐于此。从此,红岩的名字就与中国革命的历史联系在一起了。
红岩有幸留英杰,中流砥柱尚有人
1939年,时任重庆妇女慰劳会的劳动部长的饶国模将红岩村的房屋提供给八路军用作办事处,饶国模在其所作的《感时》一诗中写到:“窗前遥望西边月,可恨遮蔽有乌云”,这是对中国内忧外患时局的忧思,表达了国家正处于危急关键时刻。但是,饶国模在诗中还有一句:“红岩有幸留英杰,中流砥柱尚有人”,这表达了对共产党人的绝对信任和支持,盼他年即可凯旋高歌,同时也从侧面表现了当时红岩精神带来的无限鼓舞。
红岩精神形成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重庆。在风雨飘摇的岁月里,一大批中国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为了实现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力促抗日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在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南方局的领导下,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投降、倒退、分裂,与国民党顽固派展开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他们在极其险恶的斗争环境中,在特殊的战场上,深怀民族大义,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不顾个人安危,不怕流血牺牲、出生入死,以实际行动捍卫业已形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种精神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即:爱国、团结、奋斗、奉献。
1955年在渝中区红岩村52号筹建纪念馆,1958年5月1日对外开放。1959年董必武题写了馆名。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0年在红岩村建立一个陈列室,通过中共代表团、南方局的革命文物、文献资料、历史图片500余件,系统展示1938年10月至1947年 3月期间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的历史活动、新华日报及中国南部广大区域内共产党各级组织的活动。1999年3月动工修建新红岩革命纪念馆,占地1780平方米,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展厅面积4900平方米。
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周万炯介绍红岩联线景点每年可达600万参观人次,参观人群涵盖面非常广泛,在校大中小学的学生、部队官兵、党政机构、社会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和国民党人士都会专程来红岩进行参观。随行的人民网强国论坛网友在参观之后,对记者说:“以前不了解重庆,以为只是国民党的陪都,今天参观后才了解原来抗战时期,重庆背后发生这么多风起云涌的抗战事迹。”
红岩,记录了以周恩来为首的南方局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战斗历程,他们在国统区复杂艰难的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意志和“同流不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风貌。这里是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历史的重要教育基地。
一幢小公馆,却是内外交战周旋地
曾家岩50号是红岩革命纪念馆的组成部分之一,邓颖超以周恩来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名义租用,对外称“周公馆”,实际上为南方局在城内开展统战工作的重要据点,中共中央南方局军事组、文化组、妇女组、外事组和党派组均设在此处。展览面积780平方米,主要复原了周恩来及中央南方局同事在此地工作和生活的事迹,每年接待观众近10万人次。
中国共产党人在重庆所面对的是一个内外复杂的险恶环境,这从一进周公馆门的一个小小过道就可以体现出来。这条过道分别通向三个方向,向左一层是共产党办公场所,向右上二楼是国民党办公场所,而当时为了保护地下党工作者,他们要走中间的一条小走廊,旁人不知道他们直接向谁汇报工作,在汇报之后直接由外围通道离开周公馆。
当时南方局工作人员在这里的办公环境十分艰苦。夏天的重庆酷暑难耐,室外温度达到将近40℃的时候,三楼温度还会再高3~4℃,而周公馆一楼的一个十平方米左右的小区域则会比室外低1~2℃。这对于在三楼办公的南方局同事来说,温差感觉相当明显,所以这小小的地方成为周公馆利用率最高的地方,大家在工作之余经常会在这里吃饭、休息或者开会。
讲解员还对采访团讲了一个小插曲,使大家对当时的艰苦环境有了一个更为感性的认识:时任南方局外事组副组长的龚彭与同为外事组成员的乔冠华结婚后,在红岩生下了后来曾担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的乔宗淮。乔宗淮学会的第一句话不是叫爸爸妈妈,而是在这里学会了每天警卫人员说的最多的一句“再见”。
死于抗战的军人与平民 都应被历史记住
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期间,上至军队将领,下至平民百姓,无一不遭受战火的肆虐摧残,而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更应被人们铭记。人民网强国论坛网友及记者走访了具有代表性的重庆三处抗战纪念地,分别为:张自忠烈士陵园、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人民解放纪念碑。
中国抗战军人之魂——张自忠
1891年,张自忠出生于山东临清,当时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煎熬之中。1911年底,张自忠秘密加入同盟会,亲身投入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任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中国国民党上将衔陆军中将,追授二级上将衔,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1937年至1940年先后参与临沂向城战斗、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在1940年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张自忠不幸牺牲。灵柩移送途中,军民夹道路祭,重庆延安隆重追悼,国共领导分别题写挽词。
周恩来赞他: “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
李先念赞他:“抗日名将,民族英烈。高风亮节,气壮山河。”
1940年11月16日葬于重庆梅花山,梅花山原名雨台山,冯玉祥借用明朝史可法殉国埋葬扬州梅花岭史实,表现张自忠将军以民族大义为重,与敌战斗,宁死不屈的爱国精神,更名为梅花山。1986年10月,张自忠烈士陵园为首批32个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之一,1995年1月,国家民政部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个毁灭重庆的罪恶计划——重庆大轰炸
1938年2月到1943年8月,日本为摧毁中华民族抗战意识,对战时中国首都重庆进行了长达五年半的战略轰炸,史称“重庆大轰炸”。日军总计实施轰炸218次,出动飞机9513架次,投弹21593枚,炸死市民11889人,炸伤14100多人,炸毁房屋17068幢。“重庆大轰炸”历时之长,范围之广,所造成的灾难之深重,在二战期间和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极其罕见。
1941年6月5日晚日机24架分三批偷袭重庆,五个多小时疲劳轰炸造成防空隧道内发生避难民众窒息、踩踏惨案,造成人员伤亡2500人左右。
为纪念1941年6月5日在大隧道惨案中的遇难者,重庆市人民政府于1987年1月拨款在较场口建立“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纪念地,并决定每年6月5日鸣放警报。
抗战胜利纪功碑——人民解放纪念碑
1945年10月,为纪念重庆在抗战中的重要地位,启动抗战胜利纪念碑的项目,并公开征集设计方案。最终选择李玄剑教授的设计方案,其形意构想充分展现巴人不惧强敌、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节和阳刚之气。碑身设计呈八面棱柱体,直径4米,共6层,高18米。靠碑体上方的四个面设计了四口标准大壁钟,钟之间分别嵌有四幅海陆空英勇抗击日寇和后方民众支援前线劳绩的浮雕图案。碑身内空为圆形,内壁白水泥饰面,有悬臂旋转楼梯140步连接碑台的地下室与碑顶的瞭望台,沿旋转楼梯设抗战胜利走廊。
1950年,对原“抗战胜利纪功碑”改建为“人民解放纪念碑”,仍保存原碑体结构,环碑座建立了圆形花坛。现纪念碑坐落于重庆渝中区十字街中心,是抗战胜利和重庆解放的历史见证,也成为重庆重大集会、重大节日庆典之地,迄今丰碑屹立,光照千秋。
(人民网强国论坛前方报道组:周鹏 王喆 崔泽昊 于红林)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