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益团队大学生手记
7月25日,中央财经大学“爱汇陇”团队支教活动进入最后一天。近两周的接触让队员与孩子们亲如家人,离别在即,每个队员都希望珍惜最后的时间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的帮助与快乐。
早上,队员们在高中部上了最后一节音乐课,从进入教室熟练地在黑板上抄写歌词,到一句一句地教授旋律,每一个普通环节都格外值得珍惜。一首《和你一样》,既唱出队员与学生们的感情,也留下我们最美的祝福与希望。
放学时,队员们都收到了孩子们写的卡片、画的图画,看着孩子们挂着泪珠的脸庞,紧紧抱住他们的我们也忍不住红了眼眶……支教活动不仅提高了我们的能力,更收获了孩子们的信任与支持。相信这段经历会成为每个队员一生难忘的回忆与感动。
——中央财经大学爱汇陇支教队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现在的力量仍然远远不够。每年暑假我们都会到不同的地方进行社会实践,通过环保教育给当地的小学生带去一些新鲜的知识。今年这个假期陪伴他们半个月,想给他们带去快乐。我们还可以将了解到的现状发到网络上,希望得到更多社会人士的关注。通过调研获得信息,也可以写成调研报告提供给相应部门。虽然力量很小,但我们已经在路上,加油!
——兰州大学第六届绿色营队员
这次支教首先带给我的就是“自信”。虽然我是名师范大学学生,但还是第一次真正当“老师”。准备第一堂课时,我曾经对着镜子讲了近10遍;到最后一堂课时,我已可以不带备课本而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对我来说,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原因主要是孩子们对我的肯定:他们听课时那专注的眼神,悄悄放在我办公桌上的千纸鹤……想到这些,我心中总是暖暖的。
通过这次支教,我了解到农村孩子们的心灵更加敏感,他们渴望被关注,有表现欲,却不敢迈出第一步。我开始找他们聊天,一点点走进他们的内心,慢慢地和他们做朋友。
想起初来时,不适应当地的环境,连续两三天吃不下饭,被蚊虫叮得满身全是脓包,为了丰富课堂教学绞尽脑汁,在调研时冒着草丛中有蛇的危险穿越树林,挨家挨户询问当地村民,最后把调研报告改了又改……一切汗水与泪水的凝结,在克服困难中闪闪发亮。
——湖南师范大学“心传阳坪”支教团队成员 韩 钦
■ 人民网强国论坛网友热议公益实践
“xerox”:“新时期年轻人能做出这样的举措实属不易。愿更多的人参与到支援贫困地区的队伍中来,以各种形式尽我们自己的努力,为达到社会公平与和谐尽心!”
“奔放的追梦人”:有这样关心、热爱公益事业的青年,与我们共同努力,让爱心在中华大地上尽情播撒。
“ysgfj”:让公益活动的薪火永远传下去,让爱心的温暖点亮每个角落!
“指间沙5”:参与公益支教活动,将是你们人生中的一笔财富,一段美好的回忆。
“60.223.230”:看孩子们求知的眼神,公益团队的付出是值得的。
■ 记者手记:社会实践就要互动反馈
在孙潇娜的短片拍摄计划中,记者看到这样一段话:“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强大,以帮助更多的人。快乐不是因为所爱的一切都拥有了,而是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当下,越来越多的90后大学生参与到暑假实践活动中,从家中“独苗”甘愿化做一棵最平凡的“绿草”。可“有心”与“无力”总是如影随形。缺乏规划,沉不下去,难以适应,等等,都是不容回避的问题。
孙潇娜从加入组织、号召朋友,到带着计划去报名的成长,值得所有大学生认真思考:为什么要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如何有规划地实践,怎样更富有成效自我成长惠及他人,亦如孙潇娜所说,“实践,不是空谈,应对自我、对他人都有所反馈。”(黄 娴)
制图:蔡华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