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5月6日电(袁孟秋)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那么,当代中国青年有着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们如何看待职业发展、爱情婚恋,有着怎样的孝亲观念?人民网强国社区调查专栏《态度》联合国内专业调查机构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对当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展开调查。调查显示,“自主”和“独立”是当代青年的突出特质;八成青年有明确的职业理想、不怕吃苦;婚恋观保守,多数不接受闪婚、丁克等;七成青年愿与父母同住,六成青年与父母关系和睦。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3年4月12日至4月23日,分为线上、线下两部分。线下调查范围包括北京、天津、石家庄、呼和浩特等28个城市,调查对象为城市市区15-34周岁(注:本次调查使用我国国家统计局对“青年”的定义:15至34周岁的人口为青年)的常驻居民;线上调查以收集两个版本的网络问卷形式进行,分别针对青年群体的价值观(职业观、婚恋观和亲情观等)和35周岁及以上非青年群体关于青年的主观认识进行了调查。
职业观:八成青年有明确的职业理想,普遍不惧压力,有上进心
调查结果显示,青年人择业时最看重发展前景(70.5%)、稳定性(67.3%)及薪酬福利(60.0%),工作压力的大小(27.2%)对择业影响不大。受访青年中,78%认为大多数青年人在工作中有上进心,66%认为大多数青年都有踏实肯干的敬业精神。与之形成对照的是,非青年群体(35周岁及以上)却认为“工作态度不认真,混日子”是青年人在工作中一个较为突出的毛病。
80.3%的青年表示自己有明确的职业理想,但非青年受访者对“当代青年是否有理想、有职业规划”评分不高,约为35分(注:百分制,下同)。如果现有工作不符合职业理想怎么办?75.6%的青年选择“先维持现状,等待机会”,超过2/3愿在目前的工作单位继续任职。
大部分青年不甘于做“打工族”,“创业”之心蠢蠢欲动,对就业与创业的态度较为理性。63.0%的青年考虑过创业,9.8%正在创业,幸运的1.5%已经创业成功,约1/4未考虑过创业。超五成青年认为“不妨先就业,在此基础上积累实力,再慢慢创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