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news_06_pic01.gif)
一片古老的土地,一条河流的逶迤,镌刻下三千年的印记,雕铸起八百载的金碧琉璃,燕京,代代英雄谱写的豪情。
燕京,北京的古称。早在三千年前,就是周朝燕国的都城。此后,经过一千多年的战争与和平,这里变成为中国政治、经济中心。直到明朝永乐元年,即公元1403年,出于地理方位上的考虑,燕京改称北京。关于这里的民风,中国唐代作家韩愈有过一句著名的论断: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
啤酒,产于五千多年前的古巴比伦,是苏美尔人敬献神灵的圣品。19世纪初,经过埃及传到欧洲,逐渐成为大众饮料。现在,则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
1980年,燕京突破带有考据学意味的地理概念,被赋予了一种全新的内涵。这年9月,燕京啤酒问世了。也许是燕赵悲歌的古风,和苏美尔人奉献神灵的虔诚在精神上比较接近的缘故,燕京啤酒迅速成为一种家喻户晓的商业品牌。它那甘冽的甜液和冷峻的清爽成了人们口腹中一种不可或缺的享受。燕京八景美誉神州,“京城处处喝燕京”成为京城第九景。
这座山叫燕山。这条河人称潮白河。燕京啤酒集团就坐落在燕山脚下,潮白河畔,依山傍水,自然清新。它位于北京新城重要经济发展带,是首都现代制造业、空港物流、国际交往、生态旅游产业的集中区域。
企业发展篇
太阳和月亮一起走过,春风和秋雨一起走过,燕京和改革一起走过。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改革开放的春雨使中国的经济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给燕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使燕京建立了一套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决策机制;中国啤酒行业的大发展为燕京啤酒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给企业发展提供了保障;得天独厚的优质天然矿泉水资源成为燕京发展的重要基础。
燕京啤酒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啤酒生产基地之一,2008年有形资产总额达150亿元,燕京商标商誉等无形资产达223.85亿元,啤酒年产销量达422万千升,年实现销售收入112亿元,年实现利税23亿元。自2005年以来,燕京已连续四年进入世界啤酒产销量前十名,成为了我国啤酒行业第一集团军中惟一没有外资背景的大型啤酒集团。
用世界最大的啤酒饮料装备制造商德国克朗斯公司总裁宫喜德先生的话说,燕京啤酒集团的发展是个奇迹,燕京用20年的时间跨越了世界大型啤酒集团100年的奋斗历程。
管理是永恒主题。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率,已经成为燕京不变的行动指南。多年来,燕京始终坚持引进与吸收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先后通过了ISO9001、ISO14001、HACCP、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和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验收,2005年又顺利地完成了食品质量安全QS认证。
燕京人坚持“以全优的质量取信于民,以独特的风味取悦于民,以诚挚的态度服务于民”的质量宗旨,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赞誉:1992年燕京啤酒荣获第三十一届布鲁塞尔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首届全国轻工业博览会金奖;全国食品行业质量评比优质产品奖;中国名牌产品;并被指定为人民大会堂国宴特供酒、中国国际航空、海南航空等七家航空公司的配餐用酒。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下一页 >>
1995年世界统计大会上燕京啤酒获得了“中国啤酒大王”的称号。1997年燕京牌商标被国家工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并且随着外埠企业的增多,燕京集团现已拥有两个中国名牌产品和四个中国驰名商标。
工艺技术篇
1900年,啤酒由欧洲传入中国。但由于当时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极其有限,直到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啤酒的年产销量仍不足1万吨。1978年,改革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也给中国啤酒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啤酒生产规模逐年提高。2007年中国啤酒销量突破3900万吨,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纵观现代啤酒企业,多将生产工艺过程分为制麦、糖化、发酵、过滤和灌装五大生产工段。燕京立足自主创新,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尖端技术。糖化工段,选用德国霍夫曼公司的技术装备,采用全自动生产控制系统;发酵工段,选用代表世界尖端水平的凯兹曼公司的装备;过滤工段,选用美国波尔公司和德国沙多利斯公司的先进装备;灌装工段,选用世界领先的德国克朗斯公司全自动灌装线。
从酵母的自动添加系统、CIP自动清洗系统的应用,到溶解氧自动控制系统、杀菌PU值的控制等上百道工序中,严格控制和把关的是世界上最先进、最精密的仪器:美国惠普公司的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瑞典、奥地利的啤酒全自动分析仪;德国的多功能多酚物质测定仪、空气微生物采集器,瑞士的葡聚糖测定仪、溶解氧测定仪,荷兰的二氧化碳测定仪;丹麦的浊度仪、EBC糖化器……燕京的国家级科研中心集合着众多世界啤酒工业之最,仅进口大型仪器设备就有近50种。不出20分钟,便可对燕京啤酒百种风味组分进行全面质量分析,包括各种氨基酸含量、有机酸、酒精度、溶解氧、双乙酰、总多酚、麦芽脆度等。用一个形象的比喻,燕京对生产工艺指标的控制就像医生看病一样,完全达到了CT和核磁共振的水平,从而确保了每一瓶燕京啤酒的质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燕京在发展中,充分验证了这一科学论断。改革开放初期,燕京啤酒集团率先走出了依靠科技发展之路,在同行业中率先实现了与中国食品发酵研究所的合作。借助国家的科研力量,燕京实现了腾飞。发酵所总工程师管敦仪教授是中国啤酒行业泰斗,《中国啤酒工业手册》的主编,他带领王德俊、陈建元、胡国栋、唐尔明、蔡尧先等六位专家在燕京一干就是十几年。采用全新生产工艺,研制出来的清爽型啤酒创造了多项“行业第一”:第一个打破传统观念,全部采用露天发酵罐新工艺,改变了啤酒行业对新型工艺的认识;第一个采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生产工艺系统;第一个使用酶法糖化新工艺;第一个应用清爽型高发酵度酵母;第一个全面推行国家12项重大科技成果。口味纯正、清爽怡人的燕京啤酒在1990年、1995年两次全国啤酒大赛中暗码品评为第一名,被确定为全国啤酒大赛的标杆对照酒。清爽型啤酒的研制成功,引导了中国啤酒发展的潮流,也改变了中国啤酒市场的发展格局。
<< 上一页
下一页 >>
资本扩张篇
资本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1992年至1998年间,国外60多个啤酒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啤酒市场,燕京啤酒集团提出“振奋民族精神,发展民族工业,争创民族品牌”的方针。韩愈所说的“慷慨悲歌”的传统人格在燕京人身上体现为冷峻的豪放和深刻的忧患,从而唤起了整个团队的民族意识。
股份制改造,有效解决了企业发展所需资金问题。在北京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1997年在香港参加了北京控股的红筹股上市和在深圳的燕京啤酒国内A股上市。特殊的“红筹背景、A股身份”的股权结构,为燕京开辟了两条融资渠道,由国内资本循环进入了国际资本循环,成功募集资金42亿多元,大大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有了资本支持,使燕京走了出去,开始了在全国范围内的战略性布局。
1995年9月,进行首次资本运营,兼并了北京华斯啤酒集团。
2002年7月,收购广西漓泉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7月,收购了福建惠泉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
从1999年开始,按照“有良好的市场前景、设备有可改造性、有良好的水资源、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当地政府支持力度大”的五项购并原则,燕京先后在江西、湖北、内蒙、山东、广西、浙江、福建、浙江、广东、辽宁、河北、新疆等14个省份建立了32家啤酒生产企业,累计投资近40亿元,形成了超过400万吨的产业规模,并在全国范围内培育了北京、广西、福建、湖北、内蒙五大优势竞争区。
<< 上一页
下一页 >>
指导方针篇
燕京人总结出企业发展的四大方略,即“四个做强”方针:把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做强,使之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把市场网络做强,牢牢巩固北京市场,不断扩大华北市场,积极开发全国市场,逐步进入国际市场;把燕京品牌做强,通过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实现品牌的国际化提升;把经济实力做强,确保每年除上缴财政、股民分红外,净资本积累在2亿元以上。
在燕京,“创新”被赋予了六项内容,成为了燕京前进和发展的源动力:观念创新,建立起超前的自主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质量观念和效益观念,抢得先机;机制创新,不断完善新型企业人才激励机制,培养出适应公司长期发展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和高度执行力的执行人才;管理创新,进一步整合市场、品牌、技术及人力资源,有效降低公司经营风险;科技创新,采用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新设备,提高产品附加值;产品创新,逐步形成宝塔式产品结构体系,涵盖清爽、纯生、淡爽、无醇等多个系列近100个品种;以市场创新为关键,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赢得市场竞争中的主动权。
奥运赞助篇
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进入燕京啤酒厂区。图依次为传递的火炬手:著名演员、燕京啤酒形象代言人陈宝国,女子体操奥运冠军刘璇,燕京啤酒集团董事长李福成,奥运皮划艇双人划冠军刘文军。
燕京与体育事业有很深的渊源。从1997年开始,燕京就积极参与大众体育事业的建设。如资助顺义体委建设看台、赞助全国大学生运动会、设立体育基金等,还有让大家最津津乐道的赞助火箭队。
2005年8月10日燕京正式成为奥运会赞助商,提出了“感动世界,超越梦想”的品牌主张。“感动世界”是指中国的经济腾飞、民族腾飞感动世界;中国由体育弱国变为体育强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感动世界;燕京啤酒,清爽怡人感动世界。“超越梦想”是超越自我,超越时空,挑战极限;燕京用20多年的时间跨越世界啤酒大型啤酒集团100年的发展历程;人类在梦想中进步,在梦想中超越。“感动世界、超越梦想”的品牌主张彰显出燕京人无比的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
为了引起广大消费者的情感共鸣,燕京推出了“燕京啤酒,为中国,干杯”的奥运口号。它与“感动世界,超越梦想”一脉相承,以简单但富有生命力的形式诠释了燕京的奥运主张。
作为2008北京奥运会赞助商中惟一一家北京企业,燕京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肩负起神圣的历史责任,义不容辞地支持祖国的体育事业发展。不但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好运北京”系列测试赛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还赞助北京女排,成为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中心和中国皮划艇队的官方合作伙伴……他们把企业的激励机制引入到体育竞赛中,庄严承诺,为了鼓励中国水军在奥运赛场上争金夺银抢铜,中国队每取得一枚金牌,奖励运动员100万元;每取得一枚银牌,奖励50万元;每取得一枚铜牌,奖励20万元。
<< 上一页
下一页 >>
企业文化篇
在二十多年艰苦的实践过程中,燕京人将最初的创业精神丰富为“尽心尽力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敢打硬仗的拼博精神、顾全大局的协作精神、为厂分忧的主人翁精神”的五种燕京精神。这与“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这五种奥运精神也是相通的。
在燕京的员工队伍中树立了明确而统一的价值观,“以情做人,以诚做事,以信经商”是燕京的经营理念,“以全优的质量取信于民,以独特的风味取悦于民,以诚挚的态度服务于民”是他们的质量服务宗旨。它既包含浓浓的人本思想,又富有鲜明的市场经济意识,保持了积极向上和超前的时代特点。
“没有品牌的竞争是无力的竞争,没有品牌的市场是脆弱的市场,没有品牌的企业是危险的企业”,是集团公司董事长李福成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燕京多年来的经验总结。
社会责任篇
作为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燕京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始终坚持站在对社会极端负责的高度上,把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和加强循环经济建设当作企业的重要工作来抓,促进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燕京多次被北京市政府评为绿色企业,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工业旅游定点企业,并被国家环保总局授予“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的最高荣誉称号。
多年来,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公司始终坚持在“发展民族工业、争创民族品牌”的同时,积极参加公益事业,追求最大限度地回报社会:认养绿地;投资兴建小学、改造教师进修学校;每年提供经费修公路、公园;投资修建文化广场;连续18年举办燕京啤酒节;与首都见义勇为基金会签订250万元的专项基金捐赠协议,促进首都的社会安定与和谐;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公司捐赠款物共计1100多万元;为了实现平安奥运,燕京向北京市政府捐赠了价值1400多万元的71万套奥运安保志愿者服装……
据不完全统计,自1997年组建集团公司以来,燕京共捐款850万元用于教育助学,4300万元用于文体建设,2400万元用于公共事业。
燕京回报社会的热忱得到了各级政府及中国慈善总会、北京慈善协会、市红十字弱智儿童中心、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多个社会团体的广泛肯定,并被授予了“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的光荣称号。
<< 上一页
下一页 >>
发展目标篇
燕京“十一五”规划目标是2010年完成啤酒年产销量500万千升。虽然中国啤酒行业的竞争依然激烈,但燕京啤酒集团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对燕京的发展充满信心。燕京又将企业的中长期发展目标锁定为:2015年完成啤酒产销量800万千升,力争进入世界啤酒行业前八强。他们将继续按照“六个创新”和“四个做强”战略方针,抢抓历史机遇,努力实施名牌战略,不断调整产品结构,不断创新企业机制,确保在中国啤酒行业中的领先地位,确保燕京事业基业长青,确保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春燕展翅翔四海,科技管理铸名牌。金穗欢喜进万家,燕京美酒创未来。
<<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