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小國持續領跑歐洲創新榜單

2016年11月15日09:28  來源:中國青年報
 

根據《2016年度歐盟創新榜單報告》,瑞典在科技人力資源、科研水平以及企業創新研發等各個領域的成績均顯著高於歐盟平均水平,尤其在支持創新的融資環境方面遠比其他歐盟國家更為優越。在瑞典,無論是公共財政還是民間資本,都對科技研發和創新創業給予政策和融資傾斜,從而為私營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和初創業者提供良好的創新環境。瑞典向來以投資科技與創新產業力度大而聞名。據統計,瑞典已經連續20年保持研發經費佔GDP比重3%以上,穩居世界前列。針對歐盟出台的《“地平線2020”科研規劃》,瑞典政府進一步提出,到2020年,瑞典政府和企業的研發投入將超過GDP的4%。此外,瑞典政府不僅投入巨資改善基礎設施和建設科技園區,而且對私人資本投資創新產業實行稅收抵扣等優惠政策,全面支持和鼓勵創新創業。

進入21世紀以來,瑞典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全面構建國家創新體系。2001年,專門成立國家創新署(VINNOVA),通過改善國家創新環境,資助適應需求的科研活動,推進科技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從而增強國家的創新力。從2002年起,制定和發布為期4年的《研發與創新法案》,列明政府用於研發與創新的預算,並確定優先資助重點。瑞典於2012年發布的《國家創新戰略2020》提出,確保瑞典到2020年擁有世界一流創新環境的目標,並分別就培養創新人才、扶持創新企業以及完善創新體系等各方面指明了具體要求。

2016年4月,針對世界工業化發展的新形勢,瑞典政府發布《智慧工業——瑞典再工業化戰略》。該戰略指出,瑞典的繁榮是建立在能夠順應時代發展和富於創新精神的出口企業基礎之上的。瑞典政府出台的再工業化戰略就是要抓住歷史機遇,推動創新發展,從而使瑞典繼續在創新和可持續生產領域保持世界領先地位。為了有效提升瑞典企業在全球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再工業化戰略》把重點放在4大關鍵領域:一是推動“工業4.0”轉型升級,助力瑞典工業企業引領電子化轉型並挖掘電子產業化的巨大潛力。二是促進可持續生產,增強資源效用、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生產,以有效提升瑞典企業的價值創造力和市場競爭力。三是強化工業技術:完善教育和科研系統,為保障工業企業長期穩定發展不斷提供各類先進技術。四是打造“瑞典試驗台”:確保瑞典在研發領域始終處於世界前沿,為工業研發輸入不竭動力。為了實現以上4大目標,瑞典政府將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全方位服務,其中包括調整政策法規,加大對教育和創新領域的投入,進一步開放市場,建立創新實驗平台以及開放大數據共享等。

-----------------------------------------------------------------

[記者手記]以瑞典為代表的北歐小國,在創新驅動發展的道路上走在了歐盟乃至世界的前列。正如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OECD)的報告所指出的,創新早已成為瑞典發展的支柱,同時,也是瑞典未來發展的關鍵。在嚴峻的社會挑戰和激烈的國際競爭面前,瑞典人清醒地意識到唯有保持並增強創新能力,才能立於不敗之地。而瑞典《國家創新戰略2020》開篇的第一句話就是:創新始於人。“以人為本”正是北歐國家立於創新潮頭的真諦所在。

(鞠輝)

上一頁
(責編:張瑞琦、常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