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斯德哥爾摩10月26日電(記者李玫憶 實習記者劉歌)自2016年9月30日,瑞典國立世界文化博物館主任安·福林向瑞典文化部提議:關閉瑞典東亞博物館,並將其與瑞典民族博物館與瑞典地中海博物館合並成新的世界文化博物館以來。瑞典各大報紙文化版面記者、國際文化研究專家,瑞典漢學家便對此展開了激烈討論。
斯德哥爾摩大學國際文化學者安娜·謝倫在《瑞典日報》撰文,表示支持這一決策。她說,合並博物館符合瑞典自2000年以來的博物館發展規劃,符合多元文化發展趨勢,1999年,哥德堡成立的世界文化博物館就取得巨大成功。此外,也有專家表示,合並三座博物館有助於節省斯德哥爾摩城市空間。
而以馬悅然為首的漢學家則公開反對這一提議,他們表示,東亞博物館是瑞典歷代東方研究者心血的結晶,長久以來,東亞博物館都遭到了邊緣化待遇,如果這份提議通過,這隻能體現瑞典政府對東亞博物館以及其他非西方文化的輕視態度。在某網站上,馬悅然還發起了一場反對關閉或合並東亞博物館的簽名活動,這一倡議立刻得到瑞典華人華僑的積極響應,截至10月26日,已有2540人參與簽名。
目前,瑞典文化部表示,他們將在11月份做出決定,並於12月由瑞典議會做出東亞博物館最終命運的決策。
據了解,東亞博物館建於1926年,以收藏和展出東方文物與藝術品著稱。該博物館對中國史前文化藝術品的收藏在世界上尤為著名,是斯德哥爾摩最受歡迎的博物館之一。東亞博物館擁有北歐圖書數量最多、歷史最久的圖書館藏,其第一任館長是“仰韶文化之父”瑞典人約翰·古納·安特生。歷任博物館館長有著名漢學家,遠東語言教授高本漢。此外,瑞典王儲古斯塔夫·阿道夫(后為國王古斯塔夫六世·阿道夫)也為該館館藏做出卓越貢獻。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