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童的起源
根據聖安德魯斯的記載,“球童”一詞背后有著非常有趣的一段故事:16世紀末蘇格蘭的瑪麗女王非常熱衷於高爾夫,經常往返於蘇格蘭和法國兩地的她,常與當地皇室一起打球,而在法國的皇室裡,貴族們喜歡讓軍隊裡的軍校生“Cadet”來為他們背球包,所以當瑪麗女王1561年返回蘇格蘭的時候,就把這個詞一起帶回了故鄉。也有人說,球童這個詞最早從法語的‘lecadet’演化而來,這個詞的意思是“男孩”或者是家裡最小的孩子,大約在1610年的時候,這個詞開始流傳到英國,之后就被簡化成了球童(Caddie)。
經過幾百年職業高爾夫的發展,職業球童已經成為了選手們的右手,不但不再是普通仆人,而且成了選手團隊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一個專業的有經驗的球童能夠幫助球手建立全局的規劃、每一洞的功略、能夠報出精確的碼數、判斷每一洞的線路、了解果嶺的狀態和旗子的位置,甚至還可以為選手提供心理支持、在必要的時候穩定選手的情緒等等。在職業比賽中,贏得大滿貫的選手按照比例會分給專屬球童一部分獎金,所以金牌球童也屬於高球選手熱捧的對象。
球童,作為服務行業,和所服務的對象——那些耀眼的高球明星以及達官貴人相比,往往是被忽視甚至是歧視的對象,地位也趨於卑微。雖然同處於風景如畫的高爾夫球場,但是心理上的落差之大,往往是人們不能想象的。人民網高爾夫頻道的主旨是“講述老百姓自己的高球故事,那麼第一期的主角,就是高球行業最辛苦最基礎的人群——球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