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大地情深》上星 主演宋春丽看到剪辑版气得直哽咽【3】

2013年09月26日22:06    来源:北京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大地情深》上星 主演宋春丽看到剪辑版气得直哽咽

  陈瑾遗憾

  很多生动细节都给剪掉了

  多以知识分子、贤妻良母形象亮相荧屏的陈瑾,是中国电影华表奖影后。此番在《大地情深》中一改知性气质,扮演一位造型邋邋遢遢,办事慌慌张张的“大宝娘”。大宝娘是全剧孩子最多的母亲,儿女一箩筐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却也其乐融融。陈瑾把大宝娘土里土气、不着四六的性格演绎得淋漓尽致。她身上的破袄总是沾满汤汁、米糊,略带八字的走姿和拿唾沫擦脸的举止更让这个角色乡土气十足,其实,这都是陈瑾自己为角色设计的“性格”。在陈瑾看来,这部以悲怆催泪为主基调的作品,大宝娘悲壮与喜感并存,是个粗糙而色彩丰富的人物,她希望这些令人信服的细节能在全剧沉重的气氛下赋予“大宝娘”一抹独特的亮色。

  【对话】

  记者:宋春丽老师认为这部剧的剪接存在很大问题,您看的时候是否也有所发觉?

  陈瑾:我觉得好多之前拍的东西都没看到。比如开头几集,大宝娘的女儿嫁出去回门子的时候,我饰演的妈妈就坐在那里,和女儿坐着聊新婚之夜的事情。那场戏是喜感很强的,当时也设计了很久,现在没看到。我觉得这个片子剪得只剩剧情需要的主要情节了,其他偏色彩的部分都给剪掉了。

  记者:对于这样的最终呈现,您是不是也比较遗憾?

  陈瑾:是觉得遗憾,像宋老师、冯老师我们当时确实是非常认真的在创作,创作出很多特别生动的、好玩的细节。因为这部戏本身很悲壮,所以我们就不想按照那种更沉重的感觉演下去,当人们遇到严肃的事儿时会很沉重,但生活并不是每天都这么愁苦的。即使在那么严峻的时代里,我觉得也应该找到可爱的东西。

  记者:如果不从演员的角度,而是从普通观众的角度出发,您觉得这部戏最令您触动的是什么?

  陈瑾:我觉得那个时候的母亲好可怜,辛辛苦苦把孩子养大,最后全都去打仗,甚至牺牲在战场上。这部戏有很多很深刻的地方,当时村里的情况是这样,孩子们最早都是出去抗日的,结果到后来内战一爆发,一个村子里的孩子,开始自己人打自己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整部戏都是一群大老娘们的故事,我看的时候其实挺难受的,因为男人都去打仗了。

  记者:这部戏是苦情戏,大宝娘却让人笑中带泪,这种悲与喜的情绪处理起来难吗?

  陈瑾:“大宝娘”是一个特别可笑的角色,在生活中,尤其是在农村其实很常见。她自己活得特别邋遢,甚至身上都是饭嘎巴儿,但是她特别有母性,爱孩子,对孩子就像老母鸡护小鸡一样,对这种人物形象我是特别熟悉的。至于喜感的把握,这就是演员的控制力。像演话剧也是这样,演员非常容易“人来疯”,演着演着就不在那个基础里了,会有人物演飞了的情况。喜和悲一起放在这里,更要把这个人物的“魂”抓住,要记得回来,也就是说,在人物不是特别“二”的时候,你要控制住。这个分寸是非常重要的。

  记者:大宝娘有12个孩子,哪个小演员让您印象最深刻?

  陈瑾:说实话,本来我以为12个孩子我会记不住,这部戏是2011年拍的,但是直到现在,我还记得住每一个孩子。比如说现在叫到5宝,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5宝的形象,他们都非常可爱,所以我全能记住。好多人跟我说喜欢豁牙老十一,别看他小,他是这一群孩子的领袖,他是一个特别有灵性的小演员。拍这部戏的时候,他才三岁多,但是很会演戏。

  记者:您的作品题材往往比较厚重,对现在流行的婆媳剧怎么看?会接这样的本子吗。

  陈瑾:喜欢什么类型并不是我的一个选择,我也是看机会。机会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一旦我认为能够诉说清楚,就会接受。只不过现在这样的素材很少,而且现在大家似乎更喜欢看“雷剧”。有一天我和一些圈里的朋友聊天,大家都很伤感。我个人倒觉得没有什么,这个时代就是这样,如果不想做这个事情,我们也不愿意违心去苟同。(记者 王雯淼)

(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