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工程目前正在紧张施工。(程超 摄)
新华网湖北频道8月29日电(陈卓 程超)由中建三局承建的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工程目前正在紧张施工。记者29日在施工现场看到,工程B塔楼屋面钢结构“花冠层”已吊装完成,娇艳鲜花形态凸显,工人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外立面幕墙施工。
作为武汉未来科技城的首个地标建筑,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工程由B塔楼和C1-C5裙楼组成,总建筑面积51495㎡。工程以马蹄莲为设计理念,寓意“武汉新能源之花”,其中B塔楼造型为“马蹄莲花”,C楼造型为“绿叶”。本项建筑为目前国内最大的仿生建筑,整体造型似花瓣绽放,屹立在未来科技城中心。
B塔楼为框剪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十七层,主体结构总高度为127.9米,因造型需求,主体结构12F以下混凝土结构为逐层悬挑结构,单层最大悬挑达0.84米,混凝土柱斜度大,斜柱最大倾斜角为11度。
钢结构主要由11~17层的钢柱、钢梁、屋架和风机塔架组成,屋架钢结构位于17层之上,主要受力体系为24榀屋桁架+主桁架的组合桁架结构,其间由系杆、支撑连接而成,覆盖直径约85米,高度36米,最大悬挑20米,呈莲花形斜向布置,倾角约24度。风机塔架钢结构为格构式结构,最高点距离机房屋面层49.0m,钢构件总量2700吨,钢材材质为Q345B,最大截面φ450×20mm,管管间相贯焊接,垂直运输前期选用80米臂长的D1100平臂塔吊,后装部分采用350吨履带吊安装。
外立面采用中空平板彩釉low-e玻璃、平板夹胶玻璃、中空彩釉双曲面夹胶low-e玻璃和铝板格栅相结合的幕墙形式,由下至上呈扩散性,垂直运输采用吊篮方式进行。塔楼独特造型在国内尚属个案,施工难度大,且无其它同类工程施工经验可依,同时,施工工期紧张,所需吊篮数量多,移位频繁。为此公司成立专项攻关小组,制定多项措施,保障外幕墙施工的顺利进行。
工程建成使用后,将吸引太阳能研究中心、风能研究中心、生物质能研究中心等众多新能源研究机构入驻。作为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的标志性建筑,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将成为华中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可再生能源研发基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