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氏垂在老公姐姐的茶叶店内帮忙,姐姐对她非常满意
在河南林州市的临淇镇,几年间已嫁来23位越南媳妇。相对低廉的婚恋成本,较高质量的结婚对象,以及前人榜样般的生活,吸引着镇里一些男青年前往越南“找媳妇”。
“越南媳妇”,似乎很容易就被冠以买卖婚姻的名头。但她们究竟为何会远嫁到中国乡村?与底层男性组建家庭后的生活又是如何?
在临淇的村庄里,越南媳妇们讲述了她们婚恋的历程,揭示了跨国婚姻中的幸福、博弈与困窘。
娶亲潮
小镇里娶回23位越南新娘
如果不是今年7月1日新的《出境入境管理法》实施时林州市公安局的统计,几乎没人注意到,临淇镇已有超过20位的越南媳妇。
上个世纪红旗渠的修建,为林州市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工。进入新世纪,年轻一代开始走出国门,远赴东南亚一带打工,其中临淇镇很多男青年在越南的工地上干活。临淇镇的越南娶亲潮,就这样来临。
林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的资料显示,2007年10月,南庄村的武正海成为临淇镇第一个娶回越南老婆的人。如今,武正海一家在越南经商并长住在了那里,生活美满。
这为后来者增强了信心,越来越多的男青年开始到越南,以经人介绍的方式,尝试娶个好媳妇。这个现象在2011年和2012年达到高峰,到现在全镇已经有23个男人将越南姑娘娶回了农村老家。
35岁的刘卫华便是其中一员,他说现在临淇一些男青年到越南打工目的很明确,要么就带个媳妇回来,要么就挣笔钱回来。
一些已经嫁过来的越南媳妇会告诉老家的姑娘“林州不错”,这也吸引越南未婚姑娘前来。
异国恋
在那边想找对象都能找到
刘卫华是临淇镇苇涧村人,是村里第一个娶越南媳妇的男人。他2010年在越南宁平打工时,认识了同工地的一个姑娘,是现在妻子何氏欢的妹妹。在其介绍下,他和何氏欢认识并谈了恋爱,且很快就“觉得可以结婚了”。
虽然是跨国婚姻,虽然何氏欢的父亲是越南当地的一个村长,但婚事并没有遇到阻挠。两人先到越南外交部进行了公证,随后刘卫华又到中国驻越大使馆开了一份非重婚证明。一个多月的时间办完所有手续后,便在越南结了婚。
刘卫华说,像他这样没对象的农村青年,“到那边想找对象都能找到,几乎没有空手而归的。只是不同性格的人所需时间长短不同而已,看你会不会来事儿”。
临淇镇的邓国强也是在工地上经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妻子梁氏垂,第一次见面时,他面对的是梁氏垂三姐妹并拥有挑选权。梁氏垂当时还在上高中,她回忆说:“男朋友常来我家玩,爸妈说他长得不错,脾气也挺好,没表示过不赞同。”于是,首次见面一年多后,两人结了婚。
婚后生活
能很快融入当地生活
梁氏垂在当地人的印象中,是“长得好看、中国通、日子过得好”。这种跨国婚姻,语言沟通是个障碍。但梁氏垂说,越南当地有很多专门的培训机构,姑娘们报名学习一个多月,一般就能和中国人进行日常交流。
感觉可以克服交流障碍的时候,他们回中国老家生了孩子。梁氏垂随后开始到丈夫的姐姐开的茶叶店里帮忙,生活步入正轨。而至于丈夫在外打工一年挣多少钱,她从不过问。尽管丈夫家里经济条件不错,但她也很少去安阳市区逛街,穿的用的都是在林州当地购买,并且在嫁过来不久学会了砍价。
由于性格外向,也比较聪明,去年11月才来丈夫老家的梁氏垂,有时已会充当公安局管出入境的民警老莫的临时翻译。梁氏垂丈夫的姐姐邓秀荣,早先对这个婚姻感觉并不踏实。但梁氏垂嫁过来后洗衣做饭全包以及在店里勤快的表现,让她刮目相看。
男人的选择
娶越南媳妇的花费少
之所以选择到越南娶妻,用刘卫华他们的话说是“好娶、人好”。
临淇镇那些出国的建筑工,虽然有时一年也能赚到5万元左右,但内地连年看涨的婚恋成本也让他们不太容易负担得起。如果在老家找媳妇结婚,农村现在也常常有男方在县城买房、购车这样的要求,“凡是女方条件还算可以的,结个婚下来怎么也要出去十几、二十万块钱吧。”刘卫华说。
据了解,最早的时候,临淇镇的男人把越南媳妇娶回家的总花费在8000元左右。
而刘卫华是在2011年结婚的,他在越南办手续、买礼品、举行婚礼,再加上回到老家后摆婚宴,前后总共花费有两三万元。即便如此,这与在国内老家找媳妇相比仍然少花不少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