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师傅(左一)在民警见证下,将存折和身份证交给刘某(右一)
老太留下的纸条
先送3000元现金,再送3万元存折外加身份证和密码
——陌生人接连送钱 馅饼还是陷阱?
餐厅厨师接连收到陌生人送钱来——第一次送现金,追出去还了;第二次送来存折,还有密码和身份证,一溜烟跑了,追都追不上。现金、存折、身份证、密码都是真的,到底怎么回事?
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合川区二郎镇的文师傅,四处寻找身份证主人无果,贴出招领启事,结果仍无人认领。他通过警方联系上存折主人,对方却说自己根本就没什么存折,这到底怎么回事?
先送现金3000元
再送存折30000元
6月1日,儿童节,在合川区二郎镇开餐馆的文师傅,准备提早打烊,带孩子出门玩。正准备关门,一名老太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餐馆。
文师傅急忙热情招呼,并解释:要打烊了,很多食材都没有了,如果就餐只能简单弄点吃的。
老太说不吃饭,只是带孙子出来透透气,给孙子压压邪。说着,老太从兜里掏出一沓现金,趁文师傅转身,硬塞进他的裤兜。
“我掏出来一看有两三千元,赶忙追出去。”文师傅事后回忆,感觉到裤兜里被塞进了什么东西,等他掏出来发现是现金后,老太已经带着孙子走出餐馆。文师傅急忙追出去,清点共计3000元,一分不少还给老太。
“她一脸不高兴,嘴里骂着坏人坏人的。”文师傅说,因为老太不肯和他多说话,所以并不知道对方为何塞钱给自己。
陌生人莫名其妙送钱给自己,文师傅也想弄明白其中原因。他四处打听老太个人信息,但被问的人都不认识这老太。
事情一天天过去,文师傅渐渐忘了此事。不料4天后,正在餐馆忙碌的文师傅又遇到送钱的事。“我正在店里忙活,一个老太冲进来,在桌子上放下一个塑料口袋就跑出去了。”文师傅打开塑料口袋,里面用手帕包着一张皱巴巴的存折,还用纸片包着一张身份证。
“又是她!”身份证上的人,文先生很快回忆起,几天前就是这个老太塞钱给他。这一次,老太好像有备而来。文师傅追出去,因为是赶场天,人多,没了老太身影。
回到店里打开口袋细看,除了一张3万元的定期存折和身份证,还有一张纸条。纸条上字迹潦草,有不少错别字,大致内容如下(括号内文字系重庆晚报记者所注):“你们去取款,人多一点,是瞒着儿子给你的,3万040811蜜吗(密码),请不要出去宣样(扬)。”落款人为:朋友。
文师傅琢磨着一定要找到老太,弄清原因并归还银行卡。他说:人家的东西不能侵占,可能是对方有难言之隐;再说,会不会是人家设计的一个圈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