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乙揭秘齐白石名作《蛙声十里出山泉》背后的故事--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舒乙揭秘齐白石名作《蛙声十里出山泉》背后的故事

2013年05月05日17:03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新华网北京5月5日电(记者 齐鹏)日前,新华社报道了老舍先生子女将老舍、胡絜青夫妇生前珍藏的包括齐白石名作《蛙声十里出山泉》等在内的20幅字画精品,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的消息。

  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因入选大中小学美术欣赏课本,被广为人。那么,老舍与画家齐白石有什么样的艺术情缘?为什么这幅作品一直在收藏在老舍家里而不是齐白石手中?记者日前访问了专家学者和老舍之子舒乙。

  老舍在求画的同时还提供了构思

  老舍之子舒乙说:1951年,老舍选了苏曼殊的四句诗句向“齐老人”求画。91岁的齐白石看后说:“这难不倒我,不就是‘春夏秋冬’的内涵吗?”老舍先生受到鼓舞,就又找了四句难度更高的诗句再次向齐白石求画,其中最难的一句就是查初白的《蛙声十里出山泉》。

  如何才能表现山泉出“蛙声”的意境呢?齐白石冥思苦想。三天三夜之后,他终于找到了灵感,提笔完成了这幅绝品。

  2011年,《北京文史》刊登了老舍先生当年求画的原信,在信中披露了一段被尘封60多年的史料。舒乙说:“在信里,老舍先生用黑色写下《蛙声十里出山泉》诗的内容,并在边上用红色批注:‘蝌蚪四五,随水摇曳;无蛙而蛙声可想矣’。”

  原来,老舍先生在求画的同时,居然提供了怎么画《蛙声十里出山泉》的构思。这一背后的故事,老舍从来没向朋友们提起过,连家人都不知道。

  老舍研究会会长、著名学者关纪新说:“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的绘画中,含有‘命题’人的一片心血。老舍对齐老特别尊重。他不是那种‘文人相轻’的人,特别讲义道。老舍的道德文章、精神风骨,为人做派等方面都体现了文化巨人的高尚品德。”

  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薛永年说:“老舍是具有艺术修养的大文学家,抗战时写了很多画评,懂画。老舍在向齐白石求画时,同时写了怎么画,反映《蛙声十里出山泉》这幅作品是两位大师合作的结果,这很有意义,说明艺术家需要沟通、交流。”

  大文学家老舍和美术大师齐白石几十年的交往,不仅是艺术家之间的清谈雅趣,而且是在高层次艺术讨论中互相激励,产生灵感,创出佳作。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