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穿越宫古海峡 从近海防御到远洋护卫【2】--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穿越宫古海峡 从近海防御到远洋护卫【2】

2013年02月01日07:42    来源:中国广播网    手机看新闻

  据了解,此次3艘舰艇隶属于海军北海舰队,均为国产主力舰。3艘舰艇分为为一艘驱逐舰青岛舰、两艘护卫舰烟台舰和盐城舰。数量只有三支,但却由北海舰队司令员田中亲自挂帅,军事专家梁永春表示,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海军对远海训练的重视程度。

  梁永春:中国海军的传统战略是近海防御,但是不能永远总只待在近海。现在我国的力量在不断增强,国家的利益也在不断向外延伸,目前中国每年90%的对外贸易都要通过海运完成,80%以上的石油进口也要依赖海上运输线,这样的巨大国家利益由谁保护,海军当然责无旁贷。以前中国海军的任务是保卫领海安全,现在还要有能力保障重要海上交通线的安全,所以中国海军从近海走向远洋,把远海训练常态化就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另外,海军自身能力现在也逐步具备了走向远海的能力,这次出海的三艘军舰可以说少而精。指挥舰青岛舰排水量4000多吨,十几年前刚服役时它曾经是中国海军战斗力最强的驱逐舰之一。现在海军实力又有了明显进步,这次出海的另外两艘军舰都是刚刚服役不久的新型护卫舰,级别虽然比青岛舰低一个等级,但是排水量也达到了4000多吨。有了这些吨位更大、战斗力更强、信息化程度更高的军舰,中国海军才能走出去,远海训练也才能开展起来,才会有物质基础。

  而按照以往的惯例,中国海军赴远海执行的任务的舰艇编队一般都会有补给舰进行伴随,这一次编队要出海训练十几天,却没有配属补给舰。梁永春认为,这是由于中国军舰的综合能力提高和以实战出发作出的安排。

  梁永春:首先,中国军舰的综合能力提高了,新型舰艇的吨位更大、自动化程度更高,所以舰员人数就更少,海上自持能力明显提高,不需要经常补油、补水,生活条件也可以有充分保障。其次,这也是为了从实战出发,在海上机动作战当中,补给舰的航速相对比较慢,不利于作战舰艇发挥速度优势,而且在真正远离大陆的海战场上,谁也不能保证总有补给舰给作战舰艇当"保姆"。所以必须锻炼作战舰艇的独立作战能力,战怎么打,兵就要怎么练,这也是中国海军现在的指导思想。

  据了解,春节期间,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还将在远海开展多课目训练。前方记者也将会继续发回最新报道。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新闻热线4008000088,拨打热线电话即可将您手中的新闻线索第一时间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调查事件、报道事实、揭开真相。)

(来源:中国广播网)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