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昌的"双面人生":任人唯"钱"被下属称作"铁血监狱长"【2】--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刘宝昌的"双面人生":任人唯"钱"被下属称作"铁血监狱长"【2】

2013年01月17日11:14    来源:检察日报    手机看新闻

  工程致富

  刘宝昌拿了5万元贿赂中的2万元,就成了工作总结里的“拒贿3万元”

  “一家公司承揽了监狱的工程,施工结束后,公司经理赵某为表示感谢,送给我3万元好处费,被我谢绝了。我严肃地告诉他,我们是业务上的合作伙伴,绝不是金钱上的酒肉朋友。”2009年底,刘宝昌在工作总结里这样写道。

  实情如何呢?

  2008年11月,丹东市监狱通过政府采购中心对安装监控系统公开招标,丹东市同兴科工贸有限公司中标。然而,监狱方却迟迟不签订施工协议,刘宝昌还放出风来说要废标重招。该公司经理赵杰咽不下这口气,直接打电话找刘宝昌。刘宝昌告诉赵杰,市里有规划,监狱马上要搬迁,所以工程先搁置了。赵杰不甘心,到处打听,发现市里根本没有监狱要搬迁的说法。无奈之下,赵杰通过朋友与刘宝昌的老部下、临江派出所所长丁建军“结交”。丁建军与刘宝昌关系密切,他带着赵杰来到刘宝昌的办公室,替赵杰说了不少好话。不久,刘宝昌告诉赵杰:“监狱搬迁的事取消了,你抓紧过来干吧。”

  工程进展顺利,监狱方将工程款支付给同兴公司。2010年春节前的一天晚上,赵杰送给刘宝昌5捆钱,“快过年了,这5万元是我一点心意。”刘宝昌连说不用,赵杰坚持要给。推让一番后,刘宝昌拿了两捆,即2万元。这就是“拒贿3万元”的来历。

  到了2011年5月,刘宝昌又打电话给赵杰,“我女儿河畔花园的房子要装修,你有没有这方面的熟人,帮我介绍一下。”赵杰不敢怠慢,马上联系美林装修公司经理李伟,带着设计人员和工人赶到刘宝昌女儿的家。刘宝昌对装修提了些要求,第二天就开工了。两个月后,装修结束。李伟列了张单子,结算费用近4万元。刘宝昌脸色有点难看,跟赵杰说装修价格有点高,请他帮着讲讲价。赵杰心领神会,直接告诉刘宝昌“你别管了”。后来,赵杰付给李伟3.5万元。

  案发后,刘宝昌告诉办案人员:“赵杰之所以给我2万元钱,又帮我付装修费,是因为我是监狱一把手,经我同意他才得到工程,也是经我决定他才顺利拿到工程款,他是想感谢我。”据了解,赵杰不是个案,刘宝昌收受多家施工单位贿赂共16.8万元。

  任人唯“钱”

  刘宝昌视监狱几百名干部为自己的“致富”棋子,任职期间多次进行大面积人事调整

  监狱有多少监区,多少科所队室,多少正、副岗位,什么时候适宜进行人事调整,刘宝昌都了如指掌。他视监狱几百名干部为自己的“致富”棋子。在任职监狱长的7年多时间里,刘宝昌多次对监狱进行大面积人事调整,并因任人唯“钱”,得了一个“铁血监狱长”的“美誉”。

  2007年4月,丹东市监狱开展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动员大会上,刘宝昌说:“这次竞争上岗要严格遵循市委组织部文件,实行阳光操作,严守组织纪律,坚决杜绝不正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开完会,副监区长孙万山走进刘宝昌的办公室,他最近遇到了麻烦。一周前,丹东市纪委监察局牵头的检查组随机对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的机关作风进行了“不打招呼、不定时间、不定路线”的暗访。孙万山工作时间玩电脑游戏被检查组发现,受到市纪委通报批评。“听了您的动员报告我挺受鼓舞的,这次竞聘我也想试试。”孙万山说。“这是好事啊,党委希望大家多参与。”刘宝昌回答。“您看,我玩游戏的事影响很不好,这次竞聘监区长还请您多费心。”“过去的事就过去吧。党委这边没啥问题,你去做做群众工作。”

  刘宝昌说到做到,监狱党委会上,他力排众议,坚持让孙万山当监区长。就这样,孙万山成了这次竞争上岗的一匹“黑马”。按照规定,干部提拔后有一年的试用期,试用期满要进行转正民主测评。一年后,孙万山因口碑太差没有通过民主测评,无法转正。2008年4月的一天,他找到刘宝昌,“感谢领导提携,转正的事还请您多做工作。这是我一点心意,请收下。”说着,他把一个装有1万元现金的信封递给刘宝昌,刘宝昌稍作推辞就收下了。随后,刘宝昌多次找市人事局、司法局领导沟通、协调,组织部门最终同意对孙万山的试用期延长半年。半年过去,又一次民主测评,孙万山还是没通过。刘宝昌得知结果,摇了摇头,深深叹了口气:“这个孙万山,太不争气了!”

  孙万山也并非个案,检察机关查明,刘宝昌先后8次收受下属贿赂共11.5万元。

  痛失自由

  “我多想时光倒流,哪怕回到艰苦年代,粗茶淡饭也好。但这只能在梦里实现了”

  2012年4月20日,丹东市纪委根据群众举报,就刘宝昌涉嫌经济犯罪问题找其谈话,刘宝昌主动交代了利用职务便利收受他人贿赂的犯罪事实。4月27日,案件移交检察机关,丹东市检察院决定立案侦查。

  2012年9月29日,丹东市中级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刘宝昌受贿案。丹东市纪委、丹东市司法局、丹东市监狱的工作人员及刘宝昌家属等60余人参加了旁听。检察机关指控,2004年至2011年,刘宝昌在任丹东市监狱监狱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监区安排、监外住院治疗、保外就医、假释、工程发包、干部竞聘等方面的利益,先后收受23人贿赂,共计人民币109.3万元。

  在最后陈述阶段,刘宝昌说:“我对不起党,对不起组织,我认罪、悔罪。感谢公诉机关对我参加工作以来好的方面的评价,我很感动。每次收钱,我都以家人的名义存起来,直到案发时,所有的钱都没动过,分文不少地交了出来。钱,没有带给我幸福,只是让我心虚失眠、受惊吓,现在又带走我的自由。我多想时光倒流,哪怕回到艰苦年代,粗茶淡饭也好。但这只能在梦里实现了。”

  据丹东市司法局一位领导介绍,刘宝昌是个很霸道的人,从来说一不二,把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名义上分管各项工作的副监狱长并无实权。办理该案的检察官总结说:“刘宝昌受贿犯罪体现在‘刑罚执行腐败、人事腐败、基建腐败’三个方面。由于缺乏最基本的党性原则,在监督失灵的情况下,刘宝昌凭借‘一锤定音’的个人霸气提供了一种反面价值导向,造成监狱内部大面积腐烂。震惊辽宁司法界的丹东市监狱窝案从监狱长到监区长、狱政科长,共有6人被查处。他对监狱的伤害是深层的。”

  案后说法

  据辽宁省社科院一位研究人员介绍,“双面人”既是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心理学现象,即公开场合是一种人,暗地里又是一种人,台上台下两个面孔,人前人后两种表现,所谓大奸似忠者,便是如此。刘宝昌自奉甚俭,也经常在公开场合要求下属廉洁自律,暗中却早已对金钱的诱惑放弃了抵抗。他并不追求生活享受,其堕落是从心理失衡开始的,看到社会上一些有钱人过着挥金如土的日子,自己身居高位,得到的实惠却远远不如,就起了贪婪之心。欲壑难填成就了他的“双面人生”。(康振兴 姜潇)

(来源:检察日报)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