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煎太急
“FBI捉了CIA局长的奸”
在“9·11”事件后,美国成立国土安全局,统筹了FBI与CIA的情报,这两大家也在竞争中逐渐缓和了些。出于种种原因,FBI与CIA摆在一起似乎就成了“阴谋”的另一种写法,因此中情局局长的Gmail邮箱竟被FBI调查,这事本身就已经够劲爆了。
FBI在此事中被质疑的一大原因是,这项导致彼得雷乌斯辞职的调查可能是在白宫及国会官员不知情的情况下展开的,尤其该调查是在FBI宣称对美国国家安全泄密的担忧之下所进行的。由于联邦调查局首任局长胡佛在执掌FBI十年期间,有时会指示特工对公众人物的性生活进行不当监视,利用获得的信息来向这些公众人物施压或者对他们进行敲诈,这样的历史使FBI的隐私调查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最终结果是彼得雷乌斯辞职。然而,无论彼得雷乌斯还是布罗德韦尔都没有损害到国家安全,这甚至令FBI感到疑惑。
数月的调查后,FBI选择在6日向奥巴马总统等美国最高层汇报了这宗案件的调查经过与结果,那天正是美国总统大选的投票日。于是奥巴马在上任仅三天就收到一份大礼——来自彼得雷乌斯的辞职信。无论如何,被戏称“FBI捉了CIA局长的奸”的这一幕算是暂时结束了。
借刀杀人
“空降”局长 难逃内斗?
彼得雷乌斯毕业于西点军校,陆军上将,2007年2月至2008年9月任驻伊拉克美军最高指挥官;2008年10月出任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统管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舆论盛赞他“拯救了两场战争”,是“新的艾森豪威尔”。但转行情报人员的彼得雷乌斯一从业就成为美国情报巨头中的头号人物,此前他的情报工作经验为零,这或许令CIA内部难以产生服从及信任。
NBC外交记者安格尔直言,把彼得雷乌斯踢下台的“罪魁祸首”就在CIA内部。安格尔表示,CIA组织文化十分传统保守,认为只有从基层做起才有资格接任局长,而属于“空降部队”的彼得雷乌斯一直无法打入CIA的圈子。因此,当CIA内部有人抓到他有婚外情的把柄后,便向FBI通风报信,完成“借刀杀人”之计。而捕风捉影的信息也可以佐证上一点:早在FBI展开对彼得雷乌斯的邮件调查前,中情局内部便有人对前局长的这段风流情史有所知晓。
恐怖袭击
班加西的替罪羊
今年9月11日,正当美国人纪念“9·11”悲剧11周年之际,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克里斯托弗·史蒂文斯遇袭身亡。而在中情局局长的桃色新闻全球皆知前,女主角布罗德韦尔曾在丹佛大学发表讲话。在讲话中,她透露恐怖分子袭击美国驻利比亚大使馆是为了营救在中情局监狱里遭关押的利比亚民兵。更大的新闻在后面——布罗德韦尔表示,袭击发生24小时内,彼得雷乌斯和白宫政府官员就知道了袭击的背后动机,袭击发生时,中情局监狱和美国驻利比亚大使馆曾要求加强安全。但奥巴马政府数次拒绝了使馆的增援要求,如果不被拒绝,“三角洲部队”将奔赴相助。美联社援引国防部一份内部报告报道,领馆遭袭50分钟后,帕内塔和国防部其他高层便收到情报,而美军首支增援部队在袭击结束14个多小时后才赶至利比亚。
梳理一下以上这些线索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无论中情局还是白宫都早已得知美国驻班加西领馆处在危机之中,但白宫出于种种原因(比如忙于大选)没有对其采取有效的增援行动,而中情局则隐瞒了白宫知情的消息,扛下了“未尽职责”的批评。白宫与中情局私相授受的结果是赔上了四条人命。那么现在彼得雷乌斯辞职,恰好合了刚连任的总统的意,因此总统迅速地批了上将的辞职令,并祝福他“家庭幸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