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新国企”系列谈
自主创新铸就新时代中国高铁“国家名片”
——专访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永才
从“万国机车博物馆”到“中国创造”,亲历140多年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发展史的中国中车,探索出一条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特色模式,成为中国铁路装备制造业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缩影,见证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百年奋斗史。近日,人民网专访了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永才,围绕“中国高铁成功的‘核心密码’”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主持人:我们知道“复兴号高速列车迈出从追赶到领跑的关键一步”。在复兴号的研制过程中,中车如何摆脱国外技术控制,把握住自主创新的核心?
孙永才:前不久,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第一单——雅万高铁在印尼当地跑出时速350公里的速度,并且在10月投入商业运营,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雅万高铁动车组正是基于我们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的技术平台,为印度尼西亚量身打造的高铁列车。
我们现在乘坐的复兴号动车组是从2012年开始启动研制的,到形成谱系化、品牌化的产品系列,再到中国高铁出海,只有短短十年时间。
复兴号一要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形成中国的标准体系,提升行业话语权;二要适应中国国情,满足我国高速铁路未来的需要;三要作为中国高铁未来“走出去”的主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动车组成套技术和产品。我们要努力成为新的竞赛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的竞赛场地的重要主导者。
这里有几大特征:一是全面自主化。核心就是要打造中国标准,让中国标准和其他标准一样,成为行业的通用标准。在复兴号涉及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同时,整车的整体设计以及车体、转向架、牵引、制动、网络等关键技术系统都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标准,意味着所有复兴号平台列车都能够连挂运营、互联互通。列车11个系统96项主要设备都采用了统一的中国标准和型号,实现平台产品零部件之间的互换。
第二个特征是高效的协同化。复兴号研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之所以能够很顺利地研制成功,体现了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中车始终坚持“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目前已经建成2个国家级创新中心、10个国家级研发机构、2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同时还有18家海外研发中心,涵盖产品研发、仿真计算、试验验证、成果转化的全过程。在复兴号研制过程中,我们采用了“联合舰队”模式。“联合舰队”包括清华、北大等25所国内一流高校,还有中科院、铁科院等11家一流科研院所,我们也联合了51家国家级研究实验室,参与人员有68位院士,2万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可以说叫携手攻关,大大缩短了研发周期。同时,高铁列车也涉及到原材料、电子电器、精密仪器等10多个行业,一列复兴号,有4万多个零部件,辐射全国2100多家重要配套企业,中国中车通过产业链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形成了高效的产业创新生态。
第三个特征是彰显国际化。复兴号的中国标准,一方面表明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不存在知识产权的一些纠纷;另一方面,中国标准也意味着有更强的兼容性。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4.2万公里,线路最长、跨度最广、气候最多变、环境最复杂,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的高铁运营条件更加多元、更为复杂。所以复兴号经历了重重考验,形成的技术标准更加能够兼容不同国家铁路制式和运营环境。
第四是创新品牌化。在以复兴号为代表的高端产品研发过程中,中车建立了“开放、协同、一体化、全球布局”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了“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装备一代”产品研发路线。在“十三五”期间,成为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首家试点企业,并且定向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7个方向的13个项目,同时还承担了两项重大攻关项目。
主持人:中国中车是如何抓住时代机遇,从产品出口向技术输出、资本输出和全球化经营转变的呢?
孙永才:中国中车的产品和服务覆盖六大洲116个国家和地区。十年间,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中国中车通过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化经营指数提升接近一倍。
国际业务模式,我们叫提档升级,十年来,中国中车乘着“一带一路”和“走出去”的东风,海外市场不断取得新突破,出口产品实现了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产品种类由单一性向多元性、个性化发展,覆盖高铁、动车、城轨、机车、客车、货车、电机、风电设备、新能源商用车等完整产品谱系。同时,随着战略布局的初步形成,海外市场由“游击战”变为“阵地战”,由“走出去”变成“走进去”,产品向高端延伸,市场向广度开发,业务模式向全系统、全生命周期不断拓展,这也奠定了国际化经营基础。
中国中车也对“走出去”实现了本地化经营并取得显著成效。十年来,中国中车从获得订单到赢得喜爱和尊重,完成了从“走出去”到“留下来”再到“座上宾”的完美嬗变。从亚洲到非洲,从澳洲到欧洲、美洲,中国轨道交通装备编织起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网络。中欧班列、中老铁路、雅万高速铁路、中非铁路等已成为沟通世界、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文化融合的重要纽带。
中国中车也探索形成本地化制造、采购、用工、维保和管理的“五本”模式,以一个项目的落地拉动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轨道交通产业链。
依托轨道交通的技术优势,中国中车加快构建轨道交通装备和清洁能源装备“双赛道、双集群”产业格局的动力引擎。中国中车一大批代表清洁能源发展趋势的高端创新产品陆续“出海”:2.5MW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已出口到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南非等13个国家,累计发货量超过4GW;5.0MW双馈风力发电机出口哈萨克斯坦,每年可为当地带来6亿度清洁电力;新能源轻轨车辆出口阿根廷,将服务世界文化遗产乌马瓦卡景区;特别是今年9月份,全球首列氢能源智轨电车在马来西亚砂拉越州首府古晋开跑。
十年来,中国中车用文化融合的力量拉近了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之间心与心的距离,为企业国际化运营建立了良好的桥梁和纽带。2023年,中国中车在泰国、土耳其、老挝、印尼、沙特等10个国家策划开展“坐着火车看世界”系列活动,以“火车”为纽带,在“一带一路”上传递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案例和中国方案。
主持人:在“中国制造2025”之际,中国中车未来的生产经营方向是什么?
孙永才: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中车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一核两商一流”的战略定位,围绕“七个新突破”的战略路径,着力构建具有中国中车特色的“双赛道、双集群”的业务发展新格局,奋力实现轨道交通装备业务综合领先、全系领跑,清洁能源装备业务综合领先、全链争先的发展目标,加快建设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特征更加显著的世界一流企业,努力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创标杆、当典范、作表率。
主持人:请问中国中车是如何将党建引领和自身业务相结合的呢?
孙永才:中国中车始终坚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我们推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我们实施了党建金名片建设,推行“九个一”工程,每年都有一个党建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引领保障作用,各级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此外,我们在推动改革、创新过程当中,把党的建设深度融合,特别是在一些重大项目当中,我们都建立临时的基层党组织,因为我们很多项目都是来自不同企业,项目到哪里,党建就到哪里,我们的产品到哪里,我们的党建就到哪里,特别是在拉林铁路,我们的员工在西藏高原上,为了保证列车的正常运营,组织当地用户和供应商联合成立了基层党组织,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有力地保障了拉林铁路线的运营,像这样的案例很多。另外,中国中车把党建的考核纳入到经营考核当中,把经营效果也纳入党建的考核,实现了深度融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