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中笑: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
教育部等18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系统部署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举措。该如何理解国家倡导的“大科学教育”格局?为什么要做科学教育的“加法”?需要在哪些方面发力?中国儿童中心党委书记丛中笑做客人民网就相关话题接受了采访。
中国儿童中心党委书记丛中笑接受人民网采访。人民网 杨华龙摄
主持人:为什么做学生课业负担“减法”的同时,还要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呢?
丛中笑:关于科学教育的“加法”,重点是要正确地理解“加法”和“减法”。“减法”实际上是为孩子减负,减的是课业负担和校外的学科学习方面的负担,包括对孩子机械的、反复的,甚至违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的一些训练。“加法”则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科学精神,尤其是在分析问题方面的能力。国家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而作为未来社会主义接班人、建设者的儿童们,更应接受良好的思维训练,增强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
《意见》的出台具有深远意义。个人层面上,《意见》从人的科学发展角度对儿童基本素养的提高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通过对儿童们观察能力,实践能力的训练,培养他们的求真精神。国家层面上,《意见》对于科学教育的“加法”要求体现我国坚持人才强国的重大战略,科学“加法”的加强部署,预示着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化发展。
主持人:实现中小学及儿童的科学教育,需要在哪些方面发力?
丛中笑:科学教育需要全方位发力,具体体现在政策、师资、教学、科普四个层面上。
国家要积极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凝聚全社会各部门各行业合力,塑造良好的科学教育氛围。
要培养一批坚持科学教育的教师队伍,吸纳一批擅长科普教育的人才,从而形成一股支撑科学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师资力量。
要加强教材和课程设计,以学校为主渠道,在教材为本,课程为辅的基础上,开发基层课程,规划设计教材,完善教学流程。
要加强科普教育推广,通过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科普教育书籍编写,培养儿童和中小学生对于各类领域知识的好奇心、兴趣,让孩子在基地实践中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在书籍阅读中提高科学素养。
主持人:我们该采取什么方式培养儿童对于科学的好奇心与主动性?
丛中笑:总体上要抓住鼓励和引导这两个大方向。首先,要鼓励儿童去质疑,儿童在提出一些成年人眼中无意义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出好奇的天性,而成年人对于此类问题的赞赏和鼓励能够激发出他们更深层次的好奇心,从而逐渐形成对于科学的主动性。其次,要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儿童阅读书籍,为其提供高质量的纸质科普书籍,帮助他们形成深度思考的习惯。最后,要培养儿童的实践精神。通过科学且直观的实验过程来反馈他们的好奇心,实质上是对儿童好奇心的一种保护方式。
主持人:如何在中小学当中进行科学精神教育呢?
丛中笑:科学精神是一个“根”,一个人有了“根”才能在各个领域“枝繁叶茂”,而科学精神的培养实际是立足于人文精神素养的。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首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层面,加深了学生对整个社会的理解和看法,从而提高了个人的人文精神素养,而科学精神的实质正是对于世界本质求实、探究、钻研的一种精神。所以,我们应首先在中小学中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
另一方面,要以直观的科学发展成果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利用国家显著的科学进步成果,结合国际科学领域的发展成果,引导中小学生直观地感受科学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发挥科技发展对于中小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关键作用。
主持人:国家倡导的“大科学教育”格局该如何理解?
丛中笑:“大科学教育”格局实质是一种全局思维。学生所接收的信息来自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因而对于学生所处的环境要形成教育的全覆盖,在实现“大科学教育”格局协同形成的过程中,要家庭、学校、社会一起抓,实现家庭这一核心环境内外的集合教育环境。
政府要积极出台政策,支持创造全社会共同教育的舆论氛围。从大格局来讲,国家要注重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尊重儿童成长和发展规律,塑造儿童科学精神,从而形成良好的全社会教育氛围,让儿童能够健康积极地参与社会“大课堂”各个方面的活动。学校、家庭、社会要联合构成一种协同教育的局面,以学校为主渠道,使学生接受系统的知识学习,并由此具备进入社会“大课堂”的基本素质。
家长要加强家庭教育氛围建设,保证家庭这一核心成长环境持续为儿童成长赋能。家长要重视教育引导,保护孩子的好奇心,给予孩子必要的尝试机会,鼓励孩子在成长中阅读大量优质书籍,从而达到正面向上的科学家庭教育效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