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芯”系列访谈之一
强国调研|中国“芯”,研发难在哪儿?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同时,必须认识到,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相比,我国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尤其是芯片领域还面临一些亟需破解的瓶颈。人民网强国论坛“强国调研”栏目,以“我的中国‘芯’”为主题,开展系列访谈,邀请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共同为国产芯片产业加速发展建言献策。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一切技术问题的总机关。“每取得一个技术上的突破,总是以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支撑。”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刘丁说。
如何强化基础研究对芯片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
“芯片产业涉及材料科学与技术、装备制造、微电子技术、电子信息、计算机等多个领域,具有较明显的学科交叉性,技术更新频率高,产业升级快。”刘丁认为,当前我国芯片存在制造装备和生产工艺两大瓶颈。具体来说,在设备研发、性能指标、工程验证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仍有差距,需要努力补齐。
刘丁说,针对某项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往往最终都会归结到基本理论上。对基本理论的再认识、再研究、再突破,以及对基本问题认识的准度、深度,都会对后续的技术研发甚至产业化建构起到至关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基础研究的成果支撑了关键技术的突破,而关键技术的突破又支撑了产业的升级与发展。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深切体会到强化基础研究、突出其引领和支撑作用,对于我们解决‘卡脖子’问题、解决芯片制造中的各种问题都具有引领作用。”刘丁说。
对于强化基础研究对芯片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周鹏认为,需要有一个机构或者一支队伍把基础研究面对的科学问题进行凝练,而后再交给社会、高校、科研院所去解决。“这样‘揭榜挂帅’会更有效,如此也能发挥基础研究,特别是集成电路产业的推动作用。”
如何培养基础研究人才并激发他们的研究热情?
对于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周鹏表示,要对考核评价和激励标准进行区分,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建立不同的规则。
“应根据所承担科研任务的属性差异,制定有区别的、有针对性的激励和考核制度。”刘丁表示,针对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工作的同行,可以按照国际通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进行评估,而从事应用基础研究的,则应把解决行业发展难题、促进技术进步、推动行业发展的实力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
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产学融合发展联盟等单位编制的《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20-2021年版)》显示,到2023年前后,全行业人才需求将达到76.65万人左右,其中人才缺口将达到20万人。造成人才缺口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如何弥补这一缺口?
“从目前情况来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如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更新不够充分、实践性环节不够完善、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与半导体产业发展要求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等。”周鹏表示,当前还是应该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加大产学研合作,特别是探索新的产教结合模式,使人才培养匹配产业的发展需求。
如何促进芯片产业界、科研界、教育界的协同合作?
“芯片行业缺乏关键节点上的领军人才,解决这个问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刘丁认为,芯片行业是由技术驱动的,以高级工程师为代表的高端人才是行业的基石,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解决高端人才培养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必须要走到产业中去。”刘丁表示,要想真正推进产教融合,就必须让本土的科技人员能够有机会接触到最实际、最前沿、最关键的产业一线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一线的高端产业人才。
“产业界要适度开放,接纳和支持科技人员参与技术开发和产业升级活动;科研界要从实际出发,与企业合作,探索基于实际需求的理论,着力解决真问题;教育界要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围绕实际需求,实施有目标的教学与培养,以适应行业的快速发展。”周鹏表示,三方要共同发力,才能使得这个问题得到很好地解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