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会议,部署了国务院今年重点工作
3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国务院2023年重点工作分工,研究优化完善部分阶段性税费优惠政策,审议“三农”重点任务工作方案,听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情况汇报。此次会议释放了什么信号?
部署2023重点工作分工
会议确定了国务院2023年重点工作分工,给出了明确“任务表”。据新华社消息,会议确定了今年国务院重点工作,为10个方面、103项,并逐项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在接受人民网“强观察”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反映出国务院对重点工作的划分更细化、更聚焦,更强调责任担当。
会议还强调,要密切关注形势发展变化,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根据基层情况和反映优化完善政策。
3月19日,新华社播发《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方案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立足职能职责,围绕做好事关全局的战略性调研、破解复杂难题的对策性调研、新时代新情况的前瞻性调研、重大工作项目的跟踪性调研、典型案例的解剖式调研、推动落实的督查式调研,突出重点、直击要害,结合实际确定调研内容。
在汪玉凯看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释放加速推进的重要信号。“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不仅可以及时了解老百姓的诉求、社会的呼声,更好让政府服务群众,而且可以在实践中按照形势的变化优化政策。”汪玉凯认为,这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施政理念,对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都有重要意义。
延续优化减税降费政策
2022年,我国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力度大,对提振经济起到重要作用。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金额超过4.2万亿元,如何延续这一势头,持续助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是本次会议关注的另一件大事。
会议决定延续和优化实施部分阶段性税费优惠政策,预计将带来每年4800多亿元减负规模。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表示,如此大规模减税费,旨在进行跨周期调节。跨周期调节是应对复杂的国内外变局的需要,也是实现“防风险”和“稳增长”宏观调控目标的必然要求。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仍然处在复苏之中,需求、供给以及预期等方面的困难仍然存在,如此决定更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实现稳中有进的目标。
会议还提出,今年底前继续对煤炭进口实施零税率。
3月28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2022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提出,2023年国际能源供需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受多重不确定因素影响,预计2023年区域性、时段性、品种性的煤炭供需矛盾依然存在。
李旭红认为,这说明,我国财政政策对于产业的安全稳定也有充分考虑。
此外,会议要求,将符合条件行业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的政策,作为制度性安排长期实施。
“相较于阶段性政策,制度性安排能加强税制的确定性。”李旭红说,由于研发通常有较长的回报周期,还面临着投资失败的风险,因此对于研发经费投入设置制度性安排的税收优惠,将会增强经营主体的长期预期,激发研发投入的积极性,更有利于科技创新。
“三农”工作布置两项底线任务
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还通过了《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重点任务工作方案》(下文简称《方案》)。
粮食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全年1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超额完成;预计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超过18.5万亿元、增长4%左右……2022年的“三农”工作稳步推进,但这块“压舱石”的作用仍要不断夯实。
作为落实今年“三农”工作的“施工图”,《方案》的重点在哪?
“《方案》给今年‘三农’工作布置了两项底线任务。”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经营体制研究室主任谭智心表示,一是要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比如,抓好春耕春管,力争实现开门红;再如,抓好大豆油料这个农业“命门”之一,敦促大豆生产一揽子支持政策措施的落实。二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关键在于抓好产业和就业增收,并且及早谋划过渡期后常态化帮扶机制。
会议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农民增收是目标。”谭智心认为,我国地大物博,各地区农业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加之各地居民对农产品的消费习惯也各不相同,必须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以此作为推动各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路径。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