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强国新闻

如何有效扩大内需?这份纲要份量很重

方经纶 唐佳
2022年12月17日13:43 | 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
小字号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下文简称《纲要》)。

“这是一份我国提振内需的纲领性文件。”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纲要》搭建起了未来中国扩大内需的“四梁八柱”,其中的部署安排也是短期稳住经济基本面、确保经济“稳中求进”的重要手段。

明确五大目标和三大重点任务

《纲要》包括十一个部分,细分为三十八条,全面阐释我国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规划背景,明确总体要求,提出政策举措。

那么,当前制约我国扩大内需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

《纲要》提出,劳动力、土地、环境等要素趋紧制约投资增长,创新能力不能完全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群众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财政金融等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制约内需潜力释放的体制机制堵点仍然较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把我国打造成国际高端要素资源的“引力场”任重道远。

对此,《纲要》明确了5大主要目标,包括促进消费投资,内需规模实现新突破;完善分配格局,内需潜能不断释放;提升供给质量,国内需求得到更好满足;完善市场体系,激发内需取得明显成效;畅通经济循环,内需发展效率持续提升。

同时,《纲要》还部署了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支撑畅通国内经济循环三大重点任务。

“《纲要》属于顶层设计,主要是从供给侧优化来盘活经济,进而增加居民收入,并最终通过收入的增长带动内需扩大。”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说。

大篇幅提出“积极发展服务消费”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人民网“强观察”栏目梳理发现,关于提振消费,《纲要》大篇幅介绍了“积极发展服务消费”,这是为何?

在“积极发展服务消费”方面,《纲要》提出了包括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增加养老育幼服务消费、提供多层次医疗健康服务、提升教育服务质量、促进群众体育消费、推动家政服务提质扩容、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在内的七大领域。

以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为例,《纲要》明确,完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推进优质文化资源开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近期,多地在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密集发布相关政策举措,加快推动文旅业复工复产、复苏回暖。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青年歌唱家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马晨光表示,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等有了新的发展机遇,持续丰富优质文化服务供给,不仅拉动内需经济,还能够更好地满足大众的精神消费需求。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扩内需促消费系列政策有望逐步见效,将成为服务消费市场发展的“拐点”。盘和林表示,《纲要》在文旅、养老、医疗、教育等多个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提出发展要求,能进一步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让大家参与消费更有信心,从而拉动内需的增长。

形成“需求拉动供给,供给牵引需求”的良性循环

“强观察”栏目注意到,除了促进消费,《纲要》还在投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供给产业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要求。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内需的提振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供给和需求两端的同时发力。”梁斯认为,从需求端看,我国仍然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大等问题,这需要继续通过发展的方式进行解决,通过乡村振兴等战略带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缩小城乡差距,这也是提振内需的重要基础。另外,随着居民消费层次的不断提升,需要加快优化产业以更好满足消费需求。与此同时,供给结构的优化也能够对需求形成牵引作用,从形成“需求拉动供给,供给牵引需求”的良性循环。

梁斯认为,我国从“持续扩大居民收入”“合理有效扩大投资”“持续改善市场营商环境”“加速推动对外开放”四个方面,努力解决制约我国扩大内需出现的问题。《纲要》对这些方面也有着系统的部署与安排,提出了“健全现代市场和流通体系,促进产需有机衔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内需发展动力”“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厚植内需发展潜力”等具体要求。

“这份规划从中国经济实际出发,立足长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保持其延续性,对于扩大内需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案。”盘和林说。

(责编:方经纶、贺迎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