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锁定屏幕浏览

《青年说》第七期

从高亭宇到闫文港  历史性突破背后有“风”相助 

唐佳
2022年02月20日15:10 | 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

“闫文港这个铜牌太不容易了!”节目录制的前一天,中国选手闫文港以总成绩4分01秒77拿下北京冬奥会男子钢架雪车比赛铜牌,李波显得很激动,鲜有人知道,钢架雪车项目获得历史性突破的背后,也有他的一份付出。

李波是谁?他是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风洞实验室的主任。从2018年起,他就与团队开启了我国冰雪项目风洞技术攻关之旅,研发出了我国第一套冰雪项目风洞辅助训练系统,并协助建成了我国第一座体育专业风洞。

“为了保证运动员的安全,每套装置安装完毕后,我都亲自上去第一个试用。”李波介绍说,由于钢架雪车风洞测试的风速需要达到126km/h,危险系数高,与此同时,需要进行风洞测试的运动项目也是最多。风洞测试,即应用姿态风阻优化技术,对钢架雪车队运动员的滑行姿态进行风阻优化。为保证运动员的安全,每套装置安装完毕后,李波都亲自上阵试用,“只有我自己确认没问题了,才能让我们的运动员上去测试。”

工作中的李波。 受访者供图

在李波看来,从2018年12月28日到2022年1月12日,共5轮风洞测试,从刚开始的配合生疏,到闫文港获得冬奥会铜牌,不仅是风洞技术应用于冰雪运动从“0”到“1”的跨越,还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

实际上,不仅仅是钢架雪车项目,2月12日斩获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男子500米金牌并打破奥运会纪录的高亭宇,2月14日以108.61分的成绩夺得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冠军的徐梦桃,还有高山滑降项目成功完赛、获得国际奥组委主席巴赫先生礼物的徐铭甫……我们的冬奥健儿在不同赛场,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历史性突破的背后,都离不开这样一支了解风、分析风、利用风的团队。

“在二七基地的速滑馆,我们和教练团队一起开发了风扇助推系统,利用风扇生成顺风环境,帮助高亭宇提高滑行速度,通过这种超速训练让运动员形成肌肉记忆,提高成绩……”

“2021年3月,我们便开始了利用模型风洞试验,结合历史气象数据对北京冬奥会各个赛区主要赛道的赛时风速风向进行评估……”

“防风、抗风是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工程建设的关键,而高山滑降项目又被称为冰雪项目中王冠上的钻石,比赛难度极大。2018年,我们就通过风洞试验确定了不同区域的设计风速,既保证了安全又节省了工程造价;2019年,完成了滑降赛道出发区的赛时风环境评估,设置雪道挡风墙;2021年,完成了临时看台抗风试验,并搭建了赛时监测系统,为现场观赛、媒体转播提供保障……”

工作中的李波(右)。 受访者供图

李波对技术攻关历程如数家珍,他面向我们的镜头讲述着风洞技术为这场家门口的比赛盛会提供全方面科技助力,他也为风洞技术能应用于竞技体育而自豪骄傲。

今天,是北京冬奥会闭幕的日子。回想起2月4日,那场将中国人的浪漫献给全世界的开幕仪式。96朵标志着参赛国家代表团的“小雪花”互相连接,变成了一个“大雪花”。雪花升腾于鸟巢的上空完成了火炬点火仪式。

你可能有所不知的是,这直径达14.89米的“大雪花”能在北京的寒风中稳稳当当缓缓升起,也正是李波团队为这场点火仪式提供了技术保障。“能够利用我们的专业知识,保障‘大雪花’稳稳地升起来、转起来、亮起来,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李波说。

从办赛、参赛到观赛,李波全程都没有闲着。“我们利用风洞技术,为实现办赛精彩、参赛出彩的目标不断创新。”李波自豪地说。

(责编:唐佳、贺迎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