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第八个世界土壤日
我国盐碱地改良已步入产能提升和生态保护相结合新阶段
人民网北京12月5日电 (记者张桂贵)今天(5日)是第八个世界土壤日,今年世界土壤日的主题是“防止土壤盐渍化,提高土壤生产力”。我国土壤盐渍化耕地分布情况如何?我国在土壤盐渍化资源开发利用和治理修复方面存在哪些难题?我国为防止土壤盐渍化已经做了哪些行动?“十四五”期间还有哪些防止土壤盐渍化的技术需要取得突破?为此,人民网“强观察”栏目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学者。
“土壤盐碱化和钠化是威胁生态系统的主要土壤退化过程,被认为是全球范围内威胁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粮食安全和可持续性的最重要问题之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盐碱地治理研究员杨劲松介绍说,土壤盐渍化也称盐碱化,是指由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
杨劲松表示,土壤盐渍化会使农业生产力、水质、土壤生物多样性下降,受盐影响的土壤作为缓冲和过滤污染物的能力下降。盐渍化的土壤降低了农作物吸收水分的能力和微量元素的可用性,并可能使土壤结构退化。今年世界土壤日聚焦防止土壤盐渍化,意在应对土壤管理中日益严峻的挑战,防治土壤盐碱化,提高土壤意识,鼓励社会改善土壤健康。
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研究员郧文聚告诉记者,我国的盐碱地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华北及滨海区等地,“一方面,我国盐碱地有非常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另一方面,由于盐碱的存在,土地产能相对较低,也急需创新盐碱地开发利用的思路和技术。”
“土壤盐渍化和土地开发利用过程紧密伴随。”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李保国表示,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盐碱地的改良和利用,土地产能的提升,都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我国盐碱地改良的科研研究水平和科技成果水平,在全世界位居前列。在国际上已发表的盐渍化科研论文中,中国科研工作者的成果最突出,贡献最多。
杨劲松介绍,从“十一五”到“十三五”,我国分别部署实施了面向全国的农业行业专项——盐碱地农业高效利用项目、面向环渤海区域的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面向东北苏打、河套平原和新疆干旱等区域的盐碱地生态治理等多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针对不同类型的盐碱地进行生态治理关键技术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初步形成了一批适用技术,比如说耐盐碱植物种植改土技术,微生物土壤调理制剂控盐技术,生态排盐技术,生态型的土壤改良调理技术等。这些项目的实施丰富并拓展了盐碱地开发利用的技术储备库,有力推动了我们国家盐碱地治理利用技术的研发和研究队伍的建设。
中国农业大学李保国教授(左一)带领学生取土样,测土壤物理性状。受访者供图
“在‘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加强盐碱地适生的种质资源、耕地保护和盐碱地开发利用方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我们希望能够突破优良耐盐碱种质资源的创制,耐盐碱植物适生种植高效改土的技术。” 杨劲松说,未来要把高效生态型的盐碱改良调理制剂的产品开发出来。同时,也要把高效节水和咸水的安全利用的盐碱地开发利用技术要进一步研发和完善。
在“十四五”期间,我国已经部署并启动了一批和盐渍化防控、盐碱地开发利用相关的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另外,还计划开展包括盐渍土资源在内的土壤普查项目,盐碱地农业示范工程项目。这些项目的部署和实施,都将会有力地推进盐碱地治理利用,更好地实现耕地保护。
“当前,我国的盐碱地改良已经走向产能提升和生态保护相结合的新发展阶段。” 李保国指出,未来要充分发挥盐碱地在固碳控排方面的潜力,为我国双碳战略实现起到辅助性的支撑作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