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强国新闻

这张网建设起来,会载入中国治水历史

丁亦鑫
2021年05月18日14:56 | 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
小字号

“水网建设起来,会是中华民族在治水历程中又一个世纪画卷,会载入千秋史册。”在5月14日的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国家水网建设的重要性,对“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给予希冀。

国家水网是水安全保障体系之“纲”

相比高速铁路网、公路网和电网,国家水网似乎对大众还是个新词。但梳理发现,“国家水网”一词在国家的大政方针之中并不少见。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面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川藏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国家水网等重大工程。在这次座谈会上,国家水网一词再次被提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国家水网到底是个什么网?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建华在接受人民网强国论坛采访时表示,水网与交通网、能源网、信息网并列为现代社会的四大基础性网络。科学建设国家水网工程能够提高洪水风险防控能力,而且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维持河湖生态廊道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指出‘国家水网建设起来,会是中华民族在治水历程中又一个世纪画卷’,是因为国家水网是实施水系统治理依存的基础性、综合性物理载体,是我国水安全保障体系之‘纲’,唯有‘纲举’才能‘目张’。”王建华说道。

南水北调为国家水网奠定了基本框架

王建华分析说,“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其中的主骨架和大动脉可以认为是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他表示,这是由于东中西三条线路沟通了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流域,为国家水网奠定了总体基本框架。

王建华表示,建设网络化、协同化、智能化,实现多能一体的水利基础设施,是非常必要的,既符合国家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建设的大方向,还可以通盘考虑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对国家发展全局具有基础性、控制性和战略性作用,意义重大。

辽宁大学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主任刘佳奇则表示,在当前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有利于进一步拓展投资空间、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有利于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

强化与国土空间融合的国家水网顶层设计

中国的治水实践源远流长。从最早的芍陂、都江堰等早期水利工程,到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调水工程,中国的水利事业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与此同时,需要看到的是,我国现有水利工程仍存在不足。“工程体系不完善、建设标准偏低、智能化水平不高以及安全风险积累等是我国水网工程建设仍需解决的问题。为确保流域洪水宣泄畅通、促进水资源空间均衡,亟需构建互联互通、相互调剂的水网体系。”王建华介绍道。

采访中,专家们不约而同地谈到顶层设计的重要性。刘佳奇强调说,建设中国水网亟待克服的困难主要在于相关制度和机制的设计,尤其是跨流域(区域)水资源配置和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方面。他建议在试点和探索创新的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并出台统一的政策措施。

王建华则重点关注了强化与国土空间融合的国家水网顶层设计。他建议,要加强国家水网工程与“生产、生态、生活”三生空间的融合与互动,打造与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相协调的水利基础支撑体系,推动新时期国土空间优化与提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以及黄河流域都是国家水网需要重点关注的地区或流域。”

王建华还表示,建设国家水网要破除传统水利工程“重建轻管”,从一开始就要坚持国家水网工程调度管理与建设并重。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强化实时调度综合管理,建立健全国家水网工程分级分类管理体系,切实保障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

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也颇受关注。王建华表示,在国家水网建设和管理中,要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强化监测感知、预警预报、智慧调度等管理能力,通过智能水网建设,综合实现水旱灾害防治、水资源利用、水生态环境保护等多重目标。 

(责编:丁亦鑫、贺迎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