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现在每一个中国人,最希望的就是早一天战胜疫情”。我是王斌,内江日报社记者。从大年三十的1月24日起,我几乎每天都在防控一线釆访,用镜头记录一个个平凡人物的不平凡瞬间,迄今拍摄照片近4000张。100余幅照片在内江日报及新媒体发表外,20多幅照片被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中国摄影、新浪、澎湃新闻客户端,人民摄影、四川日报等众多媒体选用。 1月29日,我在隔离病房采访现场
2月1日23时04分,高速公路内江站外发热病人留观室,防疫人员24小时对过往车辆及人员进行严格排查,全力阻击病毒蔓延。 疫情发生后,在习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下,14亿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迅速打响疫情防控总体战和阻击战。到一线去,是一名记者最本能的反应,更是一种使命。从大年三十的1月29日起,我先后三次深入隔离病区釆访,在这里我见到了逆行的医护人员和普通的保洁员,他们的英勇无畏一次次让我感动。
1月29日,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冠肺炎隔离病区,医护人员将采集的医学标 本拿去存放。 1月31日,《中国摄影》官方微信以《战斗在疫情“暴风眼”》为题,发表了我在隔离病房拍摄的一组照片,通过报道向世界传递了内江430万人民阻击疫情的必胜信心和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通过细致而又有温度的观察,王斌为我们呈现了在那个倍受瞩目的区域之中发生的点滴故事。”《中国摄影》在“编者按”写到。
2月3日,四川省内江巿第二人民医院新冠肺炎隔离病房一名连续工作的年轻护士。 持续近一个月的采访,我面对的都是一个个普通的人:他们中间有出征武汉的内江儿女、有全力救治患者的医护人员、有隔离病房不畏风险的保洁工、有寒夜坚守的公安民警、社区干部、老党员、志愿者……这样的人太多太多,作为一名记者,唯有记录就是记录,他们无疑是这个时代的脊梁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1、1月29日,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在进入隔离区前,进行医学标本釆前准备。 2、1月29日,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用对讲机与隔离区外的医护人员联系。 3、2月16日23时37分,四川省内江巿市中区城东街道箭道街社区,疫情防控人员给进入社区的居民测量体温。 4、 2月9日,四川省内江市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刘婷婷与5岁的女儿和丈夫道别。当天,20名内江医护人员从内江出发驰援武汉。
我在部队放映电影。 三十多年的摄影之路,这样的故事和感动太多,这些影像也记录了我的成长之路。我从小在四川资中县的老家长大,外公外婆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播下正直和善良的种子。1986年高中毕业后在空军某部服役,因为有一些美术基础,不久被政治处调去当电影放映员。当时政治处有一台理光相机,一有空我就背起相机去拍照,战友、战机成为我摄影之初的影像。1989年我的处女作发表在《空军报》,团里为此还给了嘉奖。
我在街头的拍摄。 1990年我退伍回到家乡,在一家国有企业当工人,两年后被调到车间做工会工作,从此有了更多的时间学习,摄影几乎成了我业余生活的全部,一半的工资我都拿去购买了胶卷和摄影、文艺书籍。当时的《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大众摄影》等专业报刊成了我摄影最好的“老师” ,并知道了布勒松、王文澜、贺延光等众多国内外摄影家。拍什么?怎么拍?成为我思考最多的问题,慢慢地,我的镜头开始有了重量。
《沱江大污染》组照之一 2004年3月2日,四川发生震惊全国的特大水污染事件,沱江沿岸数百万人饱受了长达26天无自来水的煎熬。我所在的这家近万人的大型国有企业也深受其害,沱江大面积河鱼死亡、人们昼夜运水接水等场景都被我记录下来。我拍摄的照片在《中国新闻周刊》、《四川日报》等媒体发表,没想到,该报道引起了时任四川省委书记的关注,并做出重要批示,加快了沱江等河流的综合治理。
《沱江大污染》组照之二 2005年,《沱江大污染》照片荣获2004年度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自然环境类组照铜奖。这个被业界誉为中国新闻摄影“奥斯卡”奖的奖项给了我极大鼓励,这也是我摄影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坚定了我“镜头朝下”的摄影理念。从此,我的镜头里少了风花雪月,多了平民百姓;少了名山大川,多了家乡土地。
2008年,我在汶川映秀采访拍摄。 当年四川发生特大地震,作为摄影爱好者的我先后多次到灾区采访拍摄,并送去了内江人民的慰问品。回来后我组织策划了“2008汶川大地震纪实摄影展”,数万人观看了展览。为此,我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拍摄的抗震救灾照片也被中央档案馆永久收藏。“上帝创造了世界,除了温馨和幸福,更有一种境遇。面对苦难,王斌没有转身而去。”——谢银恩(诗人)
《无尽的哀思》 入选第23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 2009年,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在北川县城,巨大的悲伤让我忍不住眼眶湿润了,但更让我明白,“面对伤痛,你的镜头应保持足够的距离和安静,因为这是一个摄影者最基本的品格。”“你感知世间幸福是因为你一直感知世间的痛苦,所以慈,所以悲,所以悯,你敬畏生命的呈现,使冰冷的相机给了它大“用”的机会,给了它温度。”——王彤(内江师范学院教授)
《补习》 2010年度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银奖 。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许多中国家长的心愿。2010年5月8日,我周末陪孩子去补习,眼前的这一场景触动我按下了快门。不久,央视“午间新闻”播放了这张照片,有网友写到,“可爱又可怜的孩子,可怜又可爱的家长。”《嘉兴日报》图片总监杨晓东评价“一张好照片,只有朴实和真情,从生活中原原本本地‘取’来,再不折不扣地‘还’给读者,作品才能打动自己和读者。”
《乡戏》 2011年度中国新闻摄影金奖。 除了重大突发事件,我的影像里更多是普通人。我始终坚信“越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从2006年起,我开始关注民间川剧艺人,先后跟随众多戏班拍摄,与他们同吃同住,一路上我目睹了他们的艰辛与无奈,也见证了村民对传统文化的渴求。“王斌跟随地方川剧团乡下演出奔波的“看见”和“放大”,他也以温暖的“平视”创造了自己一个平民摄影师的身份。”——王彤(内江师范学院教授)
《一个人的篮球》 2009年度中国新闻摄影金奖。 2009年4月12日,在内江市中区四合乡,我偶然发现一个男孩在自家院坝打篮球,而篮筐竟然是个没底的箩筐。征得孩子母亲同意后,我在二楼阳台拍下了这一幕。照片发到网上,引起强烈共鸣:“看到这张照片,我想到了自己的童年,想到了乔丹……”一网友这样留言。“他就是‘乔丹’,一个来自中国农村的‘乔丹’,一个人成功的背后何尝不是饱含着艰辛与不屈。”我在拍摄自述里写到。
《天菩萨》 2014年度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银奖。 在许多人眼里,贫困和凉山联系在一起,在凉山多年的拍摄中,我亲眼看到了凉山的贫困,也目睹了凉山的发展变化和山里人的勤劳、朴实、好客。21世纪的今天,在中国众多少数民族中,凉山是一个本民族文化保留较原始的民族,而“天菩萨”代表着彝族人民最古老的传统文化。“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用历史的眼光看现在。”是我一直追寻的目标。
《无限风光》 2014年度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金奖。 2014年6月1日,在四川著名景区牛背山、一面是美景,一面是垃圾的场景让我的镜头沉重起来,大自然的恩赐却被人们如此践踏,站在悬崖边我定格下了这触目惊心的一幕。“如果现代医学研究结果表明依托人脑百会穴之下,双眉之间,印堂之后深处的松果体松客观存在,那么我确信,王斌拥有的这个松果体功能也即第三只眼睛仍然是开着的,能看见常人不能看见的事物。”陶春(诗人)
我在乡下采访拍摄。 三十多年的摄影之路,我从当初的蹒跚学步到如今的职业摄影,一路走来甘苦自知。所幸的是,因为摄影,让我有了人生的方向,因为摄影,让我寻找到一种认识世界并表达的方式。目前,阻击疫情的战斗仍在继续,我的脚步没有停止……
服务邮箱:rmzz@people.cn 服务热线:010-65363866(服务时间:工作日10:00-18:00) 创作者交流QQ群:190793094
人民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