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起源:病毒与人类为何要"相爱相杀"?

作者 森林有只窝窝兔

2020-03-06 09:56
投他一票
 

病毒是什么?

它对我们很多人而言就如洪水猛兽,哪怕素未谋面,

但也会闻之色变,并祈求此生永无相遇之日。

但事实上,我们除了自身会携带至少4种病毒,一生中可能也会遭遇500-600种,甚至1000种不同种类的病毒攻击;所以除非酿成疾病,我们其实一直和病毒"平衡共处"中。

比尔·盖茨曾在TED做了一次关于病毒的演讲,他认为"在未来几十年里,如果有什么东西可以杀掉上千万人,那更可能是个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而不是战争;不是导弹,而是微生物。"

这不是危言耸听,由于我们平时的忽视和无视,科普不到位又缺乏警觉性,病毒往往以横扫千军的姿态出现在人群中了,才被惊慌失措的我们发现。

比如2014年在非洲爆发的埃博拉病毒,时至2015年期间共有8000人不治身亡,直到2016年1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才宣布:非洲西部埃博拉疫情已经结束。但在几个小时后,塞拉利昂的卫生官员证实,依然有人因埃博拉病毒而死亡,病毒甚至在2017年死灰复燃。

可怕的病毒不仅持久还能高效传播,让人防不胜防,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首先,我们要了解"病毒是什么"。

一、病毒的自白:我们的生存方式和目的

第一个发现我们存在的人,是马丁努斯·贝杰林克的微生物学家。

我们是由基因物质RNA或DNA,以及保护基因的蛋白质外壳构成的,我们不能自主生长,必须要依靠感染别的细胞而活——不管宿主是细菌还是人类。

当我们在健康的烟草中生存和繁殖时,却因为不小心把烟草都弄死后,马丁努斯·贝杰林克博士就察觉了肉眼无法看到的我们,并在19世纪末把我们命名为"病毒"。

马丁努斯·贝杰林克博士

我们究竟有多小呢?在我们已知的伙伴中,体积最大的是600纳米长的"米米病毒",但肉眼还是看不见。

我们有多少伙伴呢?科学家利用电子显微镜来计算过我们的数量,在每毫升海水中就找到2.5亿个我们。

找到宿主前我们的生存条件?我们能在真空状态、极端严寒和干旱中长时间待机,而且由于体态盈和渺小,我们还能漂浮在空气中。

是不是被吓到了?由于人类对我们不甚了解,所以总想把我们都清除殆尽,但我们无处不在,海洋、陆地、森林和任何犄角旮旯处,甚至就在人类的身体上,只有你们想不到的地方,没有我们去不到的地方,灭绝我们根本是天荒夜谈。

所以,我们才是地球的主宰者。而这一点,人类学家和自然历史学家亚历山大·H·哈考特,在《我们人类的进化:从走出非洲到主宰地球》中也说过:"寄生虫、病原体与疾病、瘟疫,无疑从一开始就塑造了人类。"

没有我们,人类大概就不存在了。当然,种类繁多的我们有好的部分,也有坏的部分,但请相信,我们并不想杀死任何动植物或人类,因为当宿主死去时,我们是不能自主转移到新宿主身上的,所以自寻死路不是我们的作风。

因此,我们只想好好在宿主身上生活和繁殖,然后通过改变宿主的身体和行为,如打喷嚏、咳嗽和咳痰等方式来助我们一臂之力,加速开枝散叶的使命而已。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与人类和平共处,才是我们想要的。

二、人类视角下的病毒:感染人类的病毒从何而来?

和平共处?可惜了,人类的想法没有病毒那般"友好"。

因为从自身利益出发,这就决定了人类对病毒的态度:为了让人类活下去并保持健康,最好的办法就是杀死那些该死的病菌。当然,这里指的病菌是对人类造成伤害的,于是"相爱相杀"的战争就打响了。

我们已知最致命的病毒是在狗、啮齿类动物和蝙蝠身上,但这些病毒并不会直接感染人类,而是从动物或者鸟类身上传播来的。

因为病毒本身是无法和人体细胞贴合的,所以大多数病毒本身就不会感染人类,会感染人类并且造成巨大伤害的,一般都是新型病毒,但也并不多见。

例如流感,流感本身是不会传染人的,它们更喜欢感染迁移动物如天鹅、鸭和鹅等,因为迁徙动物能把病毒传播到更远更广的地方,所到之处甚至传播给家畜,从而引起我们所说的禽流感;但这对鸟类而言很平常的病毒,若在演化过程中偶然发生突变,鸟类和人的病毒基因组合一起了,使病毒能成功吸附在人类细胞上,并在人与人之间感染和扩散,那么这"新病毒"就成为了人类的致命病毒。

有个荒诞的病例也能证明"人类疾病源于动物":一个男人与母羊发生数次性行为后,就感染上肺炎。这个谜一样的行为我们虽然无法理解,但证明了感染人类的病毒是从动物疾病中演化而来的,这些病毒不仅人传人,而且只在人类中流行。

还有一则"人兽相交"的报道在2012年时被披露,一个印尼村民逼迫红毛猩猩卖淫。但早在2005年时,《雅加达邮报》就发布过研究人员已在红毛猩猩身上检验出埃博拉病毒,并推测是野猪将这一病毒传染给红毛猩猩的;但那些印尼村民对病毒无知也无视,更罔顾人伦道德。

这让我想起电影《人兽杂交》,当人类跨越道德底线后的所作所为,更直观地暴露了我们无法想象的一面,不过影视加工,往往没有真实世界的真相来得可怕。

三、人类的发展,为病菌传染创造了条件

《枪炮、病菌与钢铁》里指出,农业的出现是人群传染病形成的开端。

调查显示,农业和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相比,前者的人口密度比后者的平均要高出10-100倍。

由于狩猎采集族群的生活地点不固定,搬走后的营地会留下大家的排泄物,上面有大量病菌和寄生虫,但这并不会影响他们。

但农民是固定居所的,他们生活在自己排放出来的污水之中,为病菌从一个人的身体进入另一个人的饮用水源提供了便捷;而且有些农民会收集粪便当肥料,最后撒回田里,于是粪便中的病菌和寄生虫轻易就能感染新的受害者。除此以外,他们贮藏的粮食也会吸引能传播疾病的啮齿动物。

后来,当城市也逐步发展起来后,由于卫生环境更差和拥挤稠密的人口,城市也成为病菌传播的优良场所。

例如在英国,80%在城市生活的英国人,他们生活中会使用"水桶",而随着使用增加,这就导致了很多的蚊子出没。

这些蚊子有两种:一种携带疟疾,一种携带疟疾和西尼罗河病毒。由于蚊子更喜欢温暖的环境,而城市有大量水泥地,这比植物更吸热,所以城市里的蚊子比乡村的还多。

还有"不甘示弱"的欧洲人,他们为了扩大居住需求而大量伐木,在森林制造沼泽,挖水塘畜养家禽等作为,同样给蚊子和病毒提供了生存环境。而且随着世界贸易路线的发展,罗马时代的贸易路线把欧洲、亚洲和北非连接成一个巨大的病菌繁殖场。

再说当下,病毒距离我们只有一个航班、一列火车的距离,24小时之内就可以遍布全球,而且病毒演化的速度比人类的研究要快得多,疫苗研发的速度也常赶不上病毒变异的速度,所以如何预防成为大家首要解决的问题。

四、病毒影响着人类的历史进程

当人口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病毒就会趁虚而入,令我们防不胜防,这样的灾难,每一个历史阶段都不可避免。

病毒犹如人类的影子,总以超乎我们想象的方式影响着人类社会:颠覆王朝和亡族灭种等,在血肉模糊的大事件里扮演形迹诡秘的"大反派",每一段历史都有它们的踪影。

就如前面提到的贸易路线,当天花到达罗马时,在公元165-180年间就杀死了几百万罗马城镇居民。还有公元542-543年时,欧洲第一次爆发腺鼠疫;但直到公元1346年,臭名昭著的"黑死病"鼠疫才开始全力重创欧洲。

到了1918—1919年,当大家还没从那场流行全球的大流感中缓过神来,无人不知的"天花病毒"再次登上历史舞台——1920年时,它们随着一个受感染的奴隶来到了墨西哥。

天花的肆虐杀死了阿兹特克近一半的人口,其中包括奎特拉瓦克皇帝,这导致正与西班牙人开战中的阿兹特克人士气低落,幸存者也陷入惊恐之中。而这个情况很快就再次重演,当西班牙人入侵印加帝国时,天花又杀死了印加帝国国王和继承人,这"生化武器"意外地帮助了西班牙人。

虽然天花病毒在1977年被攻克,但病毒日新月异,当卡坦成为泰国第一位死于H5N1的患者时,"禽流感"这新型病毒在2004年震惊全球。

时至今日,"新型冠状病毒"不仅袭击中国又向全球扩散,病毒的高传播和致命的演化,无声地表达着永不停歇的决心。

历史已用很多血泪来控诉病毒的可怕,它们演化的终极目的,依然是繁殖后代和帮助后代向适于生存的地方继续传播。而我们能做的,只有持续研究、了解、破解,预防和制造疫苗。

但令人担忧的是,当我们医学越发达的同时,也造成了另一个隐患:我们想消灭它们的决心,更促使它们进化为杀伤力更厉害的病毒。

世界历史学家威廉·哈迪·麦克尼尔曾说:"我们越是取得胜利,越是把传染病赶到人类经验的边缘,就越是为灾难性的传染病扫清了道路。"

所以每当我们欢呼着"战胜"病毒时,其实都为下一次的疫情埋了种子;因为我们的战胜或许只是病毒在蛰伏,当它们再次出现,恐怕已演化成另一个新面貌。

小结:

其实,无论是近代史的那些战争带来天灾人祸,还是现代一个航班就能把病毒传播到世界各地,事实证明,病毒的威力总是超于我们所想的,于是不可避免地暴露了我们的短板——在全球,哪个国家对病毒的研究、关注、投资都不足,面对突发疫情,大家都手忙脚乱。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毕竟从生命起源和种类数量上看,人类知道病毒的一切都只是冰山一角,相比起来,人类才是微不足道的;但在这种物竞天择的"生死竞赛"中,我们能做的——就是放下自以为是和摒弃骄傲,从此刻开始行动,为下一次的疫情做好应对准备。

声明:文章仅代表创作者本人或所属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机构。

关于我们 服务协议 帮助中心 证书验证

服务邮箱:rmzz@people.cn     服务热线:010-65363866(服务时间:工作日10:00-18:00)    创作者交流QQ群:190793094

人民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民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