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强国新闻

专家:抓紧研究户籍政策调整可能带来的需求变化

人民网记者 白真智 李兵兵
2019年12月26日17:48 | 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
小字号

最近,中办、国办印发《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其中提出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大城市落户条件。取消或放宽落户限制会不会影响楼市限购?大城市落户接近“零门槛”会不会导致中小城市“空心化”的出现?人民网强国论坛邀请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原所长牛凤瑞解读。

取消落户限制对楼市限购影响有限

强国论坛:取消落户限制会不会影响楼市限购?如何避免热点城市出现新一轮的楼市涨价潮?

倪鹏飞:应该有一定的实际和预期影响但不严重。首先,这次户籍政策的调整也是因城施策的,300万以上城市落户仍是有限制的。而目前人口300万以上的27个城市大多是目前楼市调控的重点城市,这些城市的限购政策仍可以发挥作用,只是有一些原来受限的购房对象,由于落户条件和政策的变化,可以更早一点时间落户成为不受限的居民;对于300万以下的城市,目前的限购政策多是规定常住或外来人口准许购买一套住房,而不是不让购房。

避免热点城市新一轮楼市涨价潮,第一是关注舆论,打击市场主体借机炒作,避免每次出台政策的红利都被房价上涨提前透支的现象再次出现。第二是要求各地切实落实房地产调控的主体责任,围绕确保“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目标,做好户籍等政策与楼市调控政策的衔接和调整。第三,抓紧研究户籍政策调整可能导致的人口变化进而导致的住房需求变化,结合“十四五”规划,加快调整住房、土地、公共服务等规划,同时也要加快政策调整——包括人口流入城市的增,也包括人口流出地区的减。确保新的规划和年度住房、土地、公共服务供应计划落地,扭转供给调整滞后需求调整的空间错配局面。

政府公共服务需顺应市场主体要求合理布局

强国论坛:《意见》提出以户籍制度和公共服务牵引区域流动。取消城市落户的限制,会不会因为人才进一步集中到发达城市,导致不同地区人口稠密和空心化之间的差异越来越严重?

牛凤瑞:在市场化过程中,人才向发达地区或者向中心城市汇聚是正常现象,当然也客观存在着对流出地区的影响。我们一直追求区域发展的均衡,但从每个发展阶段来看,都存在着不平衡发展的状态。发达地区进一步发展,才能更好带动欠发达地区;对于欠发达城市来说,人才流失了,正说明营商环境、人才环境都存在着很多短板和问题,应该有意识地加快改革。这才会真正形成人才的市场竞争、区域之间的竞争。

倪鹏飞:在当前的聚集与扩散交织阶段,政府公共服务尤其是优质高端公共服务布局要顺应市场主体的要求进行合理的集中或分散布局。例如当中心城区过度拥挤,市场主体需要外迁,优质公共服务应外迁到位。当人口已经从一些城市流出,其公共服务供给也应做出消减。政府基础设施的网络化布局是克服区域分化实现区域均衡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人人皆才 保障城市人口和人才结构动态均衡

强国论坛:城市汇聚的高精尖人才越多,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基础性的服务、从事基础服务的劳动者。《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严格控制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怎样看待大城市引进人才与控制人口规模之间的关系?

牛凤瑞:第一,特大城市更强力地吸引人才聚集,是全国性的普遍现象。第二,城市的本质就是产业和人口的高度、大规模聚居,而且在一定限度内人口聚集的规模越大,资源配置效率越高,这是普遍规律。现在一些特大城市,尽管控制人口规模,但更多是从政治、环境、资源等层次去考虑,而不仅是从资源配置效率层次去考虑。所以,中国出现十几个千万级人口的城市应该是正常现象。特大城市人才集中、高端产业集中,但不言而喻,离开了如餐饮、中小学教育、旅游、交通等基础配套产业、基础性的服务业是无法运行和发展的,一个城市里高中低档次的产业应该是相互配套的。

倪鹏飞:现代城市一方面是高度分工,城市之间功能差异很大,另一方面,城市是一个社会体系,由众多的部门和产业及经济社会活动组成,需要多方面和多层次劳动者相互服务。大城市、超大城市一般拥有更多和更高端的产业,需要更高端、更多专门人才,但其各种生活需求也引致相当比例的提供生活服务劳动人口。超大城市要平衡人才结构,首先树立“人人皆才”的理念,城市里的各类劳动者都是必需的人才。其次根据城市发展优势、发展目标、发展定位,预测和确定城市各类职业、人才和劳动力规模和比例,再次,按照存量需求缺口分职业确定常住人口落户规模,同时再根据同类职业比较其他条件确定落户优先顺序。保障城市人口和人才的总量和结构始终处在动态均衡的变化中。

让城市用发展空间和幸福感留住人

强国论坛:随着落户限制的取消、积分落户政策的完善,未来户籍是否不再是人才“用脚投票”的关键因素?

牛凤瑞:户籍自始至终都不应该成为人口流动的限制和门槛。现在政府提出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大城市落户条件,是很重要的一步,值得赞赏。怎么使人才进得来、留得住,使人才更好地发挥作用,这是政策应该着重解决的。给户口、给房子,给钱等等都是治标不治本的,从长期看还远远不够。现在大家更关注事业上的发展空间、生活上幸福感。政府不应只紧盯人才引入,而应在执政中注重精细之处,平衡各个方面的关系,千万不能造成新的社会内部的分裂。 

(责编:李兵兵、王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