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药王山庙会

2018年05月15日16:16  
 

    药王山庙会历史悠久,始于唐,盛于宋,至今已有1000多年。唐代,孙思邈在民间已有广泛影响,北宋时纪念孙思邈的活动已经形成习俗,耀州知州每年都要率领僚吏、百姓,登北五台山祭拜孙思邈,并引起皇室的高度重视。宋徽宗尤为尊崇孙思邈,刻立于宋崇宁三年(1104年)的药王山石刻《感德军五台山静应庙额敕并加号妙应真人告祠》碑云:“孙真人,其盛德茂功,显闻于世者,朕必秩而祀之。”由此,年年祭祀孙思邈形成制度。

    金元时期,庙会时间基本确立并初具规模。元承前朝制度,由皇太子祝文,皇后御香致祭,时间均在农历正月、二月。

    明清时,庙会起始时间完全确定下来,不但更加隆重热烈,而且时间很长,信众更为广泛。对此,药王山碑刻多有记载。明正德八年(1513年)《重修殿宇记》记载:“每岁二月二,适逢孙真人寿期,四方男妇,争先谒献。”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重修孙真人祈嗣神岩记》云:“每岁二月二日,为赛祷之期,然自春徂夏,赍锵帛而走香火者,殆无虚日。”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孙真人祀殿记》云:“于是四方辐辏,不远千里,每岁二月二悉集焉……乃作祀神曲五阙(迎神、初献、亚献、终献、送神),使道士歌以祀之。”顺治十一年(1654年)《施饭碑记》载:“二月二日,香火期也。明时,秦人男女,无远近少长,人马丁穰之声昼夜,经月余不绝,即秦晋藩王,闲士大夫,靡不登临而拜。”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朝山碑记》载:“秦古北雍境,有真人祠,无感不入,无微不应。全陕之人,每于二月中浣,裹粮跋涉,相率而祷求者千百年于兹矣。”这些碑刻史料是以庙会形式祭祀孙思邈活动的真实写照。

    随着时间的推移,庙会会期也完全确定下来,清末至民国期间,会期定为10天,即由农历二月初二起会,初六开始演戏,正月十一结束。同时,办会形式和祭祀典礼仪程也趋于规范化。一般按照旧例是耀州城内四街轮流办会,二月初一开洞门,初二为正会。庙会期间,四面八方,商贾云集,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山上香烟缭绕,钟磬喧天,人声鼎沸,万头攒动。最后一天为庙会高潮,往往是万人空巷,倾城而出。黄昏时分,“路畔灯”、狮子、龙灯交相辉映,又有多处铁渣花火,倾天而泻,蔚为奇观。晚上唱天明戏,午后开锣,黎明收场,好事者竟彻夜不眠。药王大殿又有自乐班献唱助兴,管弦悠扬,别有情趣。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政府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和药王山的全面修复建设,药王山庙会更加热闹,盛况空前。

    每年的“二月二”,孙原村都在孙思邈故里举行为期七天的古庙会。届时,孙塬镇将举办药王公祭典礼、民俗祭祀、传统戏剧、大型歌舞、民间社火、百人太极拳、养生书法、字画、中医药文化宣传等活动,以示对药王的纪念。

    近年来,每逢“二月二”庙会,铜川市人民政府都要在药王山举行盛大仪式,隆重祭祀孙思邈,同时举办“药王养生文化节”。2008年,经过精心设计施工,孙思邈大型青石圆雕像和祭祀广场在南庵建成,塑像高14.1米,寓意孙思邈寿高141岁。基座分三层,寓意孙思邈生前经历北周、隋、唐三个朝代。新建成的祭祀广场占地3000平方米,已成为全国祭祀孙思邈的中心地点。

    2008年“药王山庙会”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的药王山古庙会,已成为以“传承文化遗产,展示药王养生魅力,彰显石刻艺术风采,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为主题,集信仰、商贸、文化、旅游于一体的传统盛会。

药王山二月二庙会盛况

南庵药王祭坛

(责编:刘江南(实习生)、张葳、张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