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妹戚托”为黔西南彝族的特色舞蹈。彝语“戚”意为“办喜酒”,“托”意为“跳或舞”,彝族人俗称“吉巴达”,意为“姑娘出嫁舞”,是依存于当地彝族婚俗的一种民间传统舞蹈。“阿妹戚托”流传于北盘江流域的兴仁、晴隆县境内被称为“白彝”的彝族聚居之村寨,以兴仁县大山镇的大野场村最为典型。
彝族“阿妹戚托”源远流长。古代彝族先民们就对婚嫁尤为重视。据《兴仁县志》记载,自明朝时,“阿妹威托”就成为了兴仁等地彝族婚嫁习俗中不可或缺的礼仪性舞蹈。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阿妹戚托”最初只出现在当地彝族人的婚礼中,如果女方出嫁没有“阿妹戚托”,就不算是完整的“出嫁”。在姑娘出嫁临行的前夜,按礼俗,亲戚和寨邻老幼都要到姑娘家表示祝贺。老人们在屋内方桌前就座,姑娘们唱起敬酒礼歌向老人敬酒。老人们唱酒礼歌、苦情歌,摆谈彝族的过去。触景生情,母女难分难舍、泣不成声。姑娘们在堂屋中看到此景,也唱起酒礼歌,其意是“不要哭、不要哭,哭,母也难过、父也难过,姑娘办喜酒,我们跳舞来祝贺”。接着姑娘们就拉起新娘,围着放在堂屋正中的酒坛,手牵手跳起舞来,边跳边喝砸酒。深夜,老人们回家了,姑娘们还在欢歌跳跃,甚至通宵达旦,这就是当地彝族人的“阿妹戚托”。后来在彝族人的节日“火把节”“彝年节”中,以及休闲和劳动之余也会跳起“阿妹戚托”,并与唢呐、月琴、笛子的演奏相伴。“阿妹戚托”成为当地彝族传统文化存在的象征。
“阿妹戚托”是一种群体性舞蹈,可以女舞,可以男舞,亦可以男女混合舞,人数不限。舞时无特定的音乐伴奏,但可以和歌而舞。“阿妹戚托”节奏明快、生动,主题鲜明,“踢”“踏”“搓”是舞蹈的基本步法。在长期的流传和演变中,逐步形成了12个基本的舞蹈动作,每个动作都有其特定的内涵。12个动作分别是:闪托(欢送出嫁)、喊各(送镰刀)、其兰朵(送粑粑)、西托菲托母(勤俭持家)、节把头(勤劳动)、其摩罗(及时耕种)、机堵(做好田间管理)、默益朵(养好家禽)、然托(认真耕耘)、额托(收割好庄稼)、密机包(做好备耕)、其醒然(夫妻恩爱)。舞者在跳舞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和节奏、脚有力、腰灵活、踏地稳、提脚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原生态彝族舞蹈阿妹戚托
“阿妹戚托”是彝族精神世界的突出反映,展现了彝族的文化生活发展历史,是当地彝族人进行民族自我教育的“教科书”,对于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彝花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