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晴隆、普安两县的“喇叭苗”,以其衣袖呈喇叭状而得名。他们的先辈,是在明朝初年朱元璋实施“调北征南”时从湘西一带迁徙而来。武教戏,便是当年“调北征南”时留在这块土地上的历史记忆。
武教戏主要在勾愿、扫寨子、喊命等活动中运用。勾愿,是祭祖活动,表达对先祖的缅怀,同时进行祈福。扫寨子,目的是祈福消灾,也有忌讳野生动物进寨子的意思,在喇叭苗村寨平均每三年或五年举行一次。喊命,是为祈求长久平安。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传承人(民间称“端公先生”,过了法的称为“法师”,未过法的称为“弟子”)要组织庆祝演出活动,主要是为了驱邪禳灾,其次也是为了娱乐,同时收徒弟、教授技艺。
武教戏所用道具有牌带、马鞭、师刀、神棍、法衣、案子、五岳、牛角、判官和花冠等。
由二人、四人或六人同跳同唱,有角色分配和场景设置。跳的过程有规定步法,用锣、鼓指挥。二人拿牛角,一人拿师刀,一人拿牌带,其中二人化装成妇女。
武教戏表演
武教戏现存的唱本不多,有《路途记》《九洲记》《叫魂科》《老君记》等几十册手抄本,因年代久远,有些字已难辨认。这些唱本用大量篇幅记载了征战过程和沿途所见所闻,以记事、娱乐和祈福为主要内容。
在《叫魂科》中,我们便能读到这样的文字记载:“原是湖南宝庆府,分兵拔马武岗州;家有三丁抽一个,家有五丁抽二人;一成来到贵州地,贵州有个大地名;一成来到龙场坝(今龙吟镇),住在龙场点清(精)兵;龙场有个普纳屯(今龙岭镇东部普纳山上),夷蛮革老(仡佬)在上头,前门磊磊惊不动,石头磊磊(累累)路难行;头(斗)兵之时设一计,顶起巴(笆)子打上来;先立贵州南龙府,后立安南一座城……”在这段文字中,比较准确地记录了那一段历史岁月。
武教戏除了用来祭祀、祈福、消灾和除魔驱邪外,在更早的时候还具有娱乐功用。武教戏总是一男一女搭配成一组,而当时军队里都是男子,便男扮女装,传至现在。因此武教戏在戏目表演的故事上会更多一些生活化色彩,而不像其他的傩戏那样有更多宗教仪式性。
傩戏在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宗教学、神话学、文化交流史和戏剧发生学等相当广泛的学科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武教戏作为军傩在黔西南是首次发现,它填补了黔西南军傩这一古老文化门类的空白,值得认真对待、深入研究。
2015年,“苗族武教戏”被列入《贵州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