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都峰又名望都峰,海拔642米,古称牛心山、牛心坨、瓜槽尖,位于门头沟区潭柘寺镇、永定镇和龙泉镇三镇交界点,是绝石梁—马鞍山大梁上一个突出的、几乎是三角形的山峰。明《宛署杂记》称其为“牛心山”,永定镇一代大多称其为“定都峰”,潭柘寺镇一侧多称其为“望都峰”。这座山峰与北京的长安街在一条纬线上,位于长安街延长线的西端。因此,还有一个关于北京建都选址的民间传说故事。
传说明初,朱元璋分封诸皇子到全国各地做藩王,马皇后因四皇子朱棣智勇有大略,颇为忌惮,生怕对亲生儿子太子朱标形成威胁,就怂恿朱元璋把朱棣分封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贫瘠之地——燕地驻守,是为燕王。燕王出发前,刘伯温密授其“文托姚广孝,武靠常氏(常遇春)后”的忠告。朱棣到任后,即到西山龙泉寺(今潭柘寺)拜访姚广孝。姚广孝观其有帝王之相,留其住寺,次日鸡鸣起时登(定都)峰。时值谷雨,碧空如洗,东方日出,紫气蒸腾,浑河(永定河)横亘,龙鳞闪现,万物生辉。燕王触景生情,高呼:“日上之所,乃我大明千年基业发祥之地!”后绕峰三周,环顾八方。见东方大都如珠似玉,浑河龙形横卧;东南方沃野无垠,龙形入海,又感叹道:“此峰之位,观景之妙,无二可代,真乃天赐也。”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太祖朱元璋驾崩,因太子朱标早亡,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恐藩王谋反,采纳齐泰、黄子澄等人建议,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各地手握重兵的藩王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燕王遂以“清君侧”为名,发动“靖难之役”,起“靖难军”南下,历时四年,最终夺取皇位,改元“永乐”,是为明成祖。新皇帝遥想当年观“日上”之所为“大明千年基业发祥之地”,顿生迁都北京之意,定“日上”之所为金銮殿址,然而“日上”是不可能建筑宫室殿宇的,宫殿的选址成为北京营建工程的一大难题。当时,北京工匠云集,物料如山,而金銮殿址尚未选定,故决定先建皇陵,以分流匠、料,民间遂有“先建皇陵,后建皇宫”之说。永乐八年(1410年),刘伯温托梦工师蔡信,称“观日上之所必为观峰日下之地,可营都定标”,姚广孝听后顿悟,遂将多年前燕王所登山峰所望的正东方一带确定为宫室的所在,工程始兴,故有“北京城始于日上,成于日下”之说,后有人将“日上”或“日下”作为北京的代名词。
定都峰上的定都阁
定都峰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