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强国新闻>>专题
人民网>>强国新闻>>正文

秦赞忠

2015年11月17日09:35    手机看新闻

秦赞忠(1922-1939.5)

秦赞忠,1922年出生,山西省榆次县东阳镇人。少年时期,就读于本镇初级小学,1932年入县立第二高级小学,1935考入成成中学。1936年,先后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和“牺牲救国同盟会”。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7年七七事变后,学校成立义勇队,秦赞忠和弟弟秦赞贵率先报名参加。太原沦陷前夕,义勇队改名为成中师生抗日游击队后,奉命向离石县转移。全体师生员工在刘墉如校长兼队长的率领下,开始奔向抗日前线。秦赞忠在行军中充分发挥了联系群众、待人平和、乐于助人的优点和长处,带头克服一切困难,并且对少数有疑虑而不知所措的队员,进行劝导解释,使部队更加团结巩固。在离石,师生游击队参加了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简称战动总会),编列为总会的游击第四支队。秦赞忠任政治处组织干事。不久,四支队调防晋西北地区,曾在岢岚、偏关、五寨等县担任城防任务,同时整训部队。在支队和政治处领导同志的具体指导和安排下,他在扩兵、补兵、发展党员等方面,协助连队做了许多工作。他还热心编写抗日宣传作品。一次,为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与驻防河曲的友军国民党东北军何柱国部联欢,他很有针对性地为宣传队编排了具有一致对外、打回老家去为内容的节目,使观看演出的东北籍官兵深受感动,有的士兵声泪俱下,当场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回东北老家去!”等口号。

1938年8月,四支队遵循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的战略部署,作为八路军一二○师大青山支队的一个组成部分,挺进绥远省,开辟建立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在开辟了绥中地区后,四支队一连配合主力部队一部于1939年初,南下蛮汗山地区,开辟新区工作。为了加强领导,秦赞忠调任一连政治指导员。

部队进入蛮汗山地区后,在土默川以东和凉城县的岱海滩边缘地带,打了几次小的歼灭战,消灭了日伪军一部。日军恼羞成怒,妄图聚歼我军于蛮汗山。1939年5月,从各地调集数千日伪军向我军围攻。在敌人兵力10倍于我军的情况下,主力部队领导同志决定突围,跳出敌人的包围圈,转移到外线,伺机从背后打击敌人。为了行动时缩小目标,主力部队与四支队一连分两路突围。次日中午,一连在二龙宿太村附近遭到日军的伏击。敌人抢先占据了有利地形,用机枪向正在行进中的前卫二排扫射,许多战士受了伤。连长王怀珠、政治指导员秦赞忠立即指挥一排和三排,抢占了二龙宿太村右侧的山峰,掩护二排撤退。一连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连续击退了日伪军的三次冲锋。接近黄昏时,敌人又从西边增来一股骑兵。一连的伤员增多,战马已伤亡过半。在这紧急关头,秦赞忠让连长王怀珠带领全连突围,自己和排干部樊景鸿、赵宏才、张经纬和石国干等重伤员坚守山头,掩护连队突围。激战中,他们身负重伤,但仍坚守阵地,顽强拼搏,至死不屈,为民族解放事业,秦赞忠等50多名干部战士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秦赞忠牺牲时年仅17岁。

(责编:于红林、姚治国)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强国社区今日热点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