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强国新闻>>专题
人民网>>强国新闻>>正文

乌庆霖

2015年11月17日09:21    手机看新闻

乌庆霖(1903-1938.2)

乌庆霖,号霁霞,蒙古族,1903年出生,热河省建平县(现属辽宁省)人。幼时勤奋好学,擅长绘画、雕刻等。毕业后,回到村里任教。不久,他到了沈阳。他在沈阳大街上写字卖画时,受到东北军一个军官的赏识,入东北军做文书,后升为排长、一二九师中校参谋处处长。为了进一步深造,他又考进沈阳讲武堂,毕业后,在海拉尔被任命为哈(尔滨)满(洲里)司令部上尉参谋。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很快占领了东北三省,进而向关内进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张学良将军命令部队在河北省滦西一带阻击敌人,乌庆霖所在部队首当其冲。乌庆霖率领部下出色地完成了阻击任务,掩护了部队的安全转移,荣获东北军颁发的海陆空特等一级勋章。

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集国难家仇于一身的张学良将军,在西安城南的王曲镇成立了军官训练团,抽调了具有少校军衔职务以上的青年军官120名,进行训练,志在重整东北军。乌庆霖参加了这一训练,在训练过程中,结识了中共地下党员宋黎等人,并深得张学良将军的赏识,训练一结束,被调到张学良公馆服务。

根据抗战的需要,张学良将军把流亡陕西的青年集中起来,成立了学兵队。第一任队长是中共地下党员康博缨,第二任队长就是乌庆霖。乌庆霖在任期间,对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各种活动都提供方便,并且在队员中组织学习游击战术,进行抗日救国教育。

西安事变后,国民党反动当局把东北抗日先锋队改编为一一○师,乌庆霖任该师六二八团团长。不久,国民党当局下令解散了六二八、六二九两个团,以营为单位分别编入五十一军一一三师和一一四师各旅、团,乌庆霖担任一一三师三三九旅副旅长。

七七事变后,全国掀起了抗战高潮,乌庆霖身先士卒,亲临前沿阵地指挥作战,抗击了日本侵略军的多次进犯,他以自己的果敢行为赢得官兵的拥戴,被称为“标准军官”、“抗日的好汉”。

乌庆霖积极主张联共抗日的行为,引起了国民党反动当局的不满。一贯仇视共产党的三三九旅旅长孟宪周在暗中监视乌庆霖的行动,企图加以陷害。孟宪周又采取馈赠礼品等手段拉拢乌庆霖,均被乌庆霖拒绝。1938年2月6日,孟宪周以谎报军情的假罪名逮捕了三三九旅的副团长李桢。李桢是乌庆霖的亲密战友,两人都一直坚信联共抗日的主张,虽处逆境而矢志不渝。乌庆霖从淮河前线战场回到旅部后,听说李桢被捕,即找到孟宪周,要求释放李桢。孟宪周不但未放李桢,反而以同情共产党为由,逮捕了乌庆霖。他深知乌庆霖在官兵中的威望,惟恐时间过久,发生意外,于次日清晨,杀害了乌庆霖,时年35岁。

乌庆霖遇害前,国民党五十一军中共地下党组织已同意他加人中国共产党,并指定贾陶同志为其入党介绍人,后因形势突变,未来得及履行入党手续。全国解放后,经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同意,中共哲里木盟盟委组织部承认乌庆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责编:于红林、姚治国)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强国社区今日热点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