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侵华日军高级战俘营旧址展览馆(田甜/摄)
新华网长春10月16日电(记者田甜)10月15日,“寻找历史记忆 缅怀抗战英烈”采访团一行走进辽源市侵华日军高级战俘营旧址,回顾二战期间世界人民英勇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历史。
辽源侵华日军辽源高级战俘营旧址位于吉林省辽源市(原伪西安县),是二战时期日军秘密设立的专门用来关押美、英等国高级将领和高级文职官员的场所。1944年12月1日到1945年8月24日,这里关押了美国陆军中将温莱特、英军陆军中将阿瑟·珀西瓦尔等16名来自多个国家的盟军高级军政要员及其随从人员共34人。这是我国现存的唯一一所高级盟军战俘营遗址,是日本法西斯侵略罪行的铁证,也是中国军队和盟国军队并肩作战共同抗击法西斯的见证。
“他们得不到外界的一丝信息,完全封闭的环境让这些战俘的精神备受摧残。”辽源侵华日军高级战俘营旧址展览馆讲解员齐展介绍。在辽源战俘营,管理所对盟军高级战俘们实行严密的消息封锁和管制,以断绝他们心中的一丝希望。在这里,与世隔绝的生活令这些高级将官们无从知晓外面的世界,而煎熬的战俘生涯又折磨着他们的身心。他们唯有祈祷日军战败并投降的那个时刻,企盼大家能够活着回家。
在这里,也有人走过最黑暗的时刻,见证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光明。1942年5月5日,美国驻菲律宾总司令乔纳森·温莱特中将,面对日军攻势弹尽粮绝,为了士兵的生命,向罗斯福发出最后一封电报后投降日军,随后长期被关押于辽源侵华日军高级战俘营。1945年8月16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第二天,美军就在西安市派出了6人“红色行动”小组飞往沈阳去解救温莱特中将等人。后来几经辗转,才得知关押地在当时叫做西安县的地方(今吉林省辽源市)。1945年8月19日,行动小组将温莱特、珀西瓦尔等人解救出来,8月24日离开辽源。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密苏里”号战列舰上,温莱特和珀西瓦尔两位将军被麦克阿瑟安排在其身后,见证了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全过程。据温莱特将军自传《温莱特的故事》描述,麦克阿瑟当时将签字的第一支笔转身交给了温莱特,又把第二支笔交给了珀西瓦尔。回到美国后,杜鲁门总统还亲自授予温莱特将军美国最高荣誉——国会勋章。
据相关资料显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在中国境内设立了关押中国战俘的集中营达几十个之多,而专门用来关押美、英等盟国军队战俘的集中营为数却很少。除已知的中国台湾和香港以及海南省的盟军战俘营外,近年来,又在沈阳、双辽和辽源3处发现了盟军战俘营的遗址,即当年日本在中国东北设立的奉天俘虏收容所本部和第一、二分所。奉天俘虏收容所第二分所,由于当年集中关押了在东南亚战场被俘的盟军高级将领和文职官员,并且这里条件和待遇相对较高,因此,现被二战史学界称为辽源高级战俘营。
2010年,中国相关部门对侵华日军辽源高级战俘营旧址进行了抢救性恢复和文物本体保护,同时在海内外启动相关文物征集工作。2014年,辽源市启动战俘营展览馆建设等工程,现已整体竣工,并于2015年8月正式对外开放。据了解,辽源侵华日军高级战俘营整个旧址占地面积为27954平方米,展览馆建筑面积为2097平方米,馆内展陈文物200多件。目前,辽源高级战俘营旧址已经被批准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