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饮酒有害健康”如今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否定酒的价值。无论是白酒(尤其是药酒)还是红酒,适量饮用都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研究表明,喝葡萄酒具有延缓衰老、预防心脑血管病、预防癌症和是美容养颜等功效。葡萄酒中含有较多的抗氧化剂,如酚化物、鞣酸、黄酮类物质、维生素C、维生素E、微量元素硒、锌、锰等,能消除或对抗氧自由基,所以具有抗老防病的作用。而葡萄皮中的白藜芦醇可使癌细胞丧失活动能力,所以葡萄酒是预防癌症的佳品。
也有专家研究认为,白酒尤其是药酒,保健功效大于红酒,原因是中国传统酿造的白酒采用的是多菌系自然堆积固态方式制曲、多维微生物固态发酵酿造和高温蒸馏工艺,在固态蒸馏过程中将风味物质进行了选择与强化。而且,白酒的生物活性成分有1500多种,这些成分能够缓解酒精伤害,能增强人体防御功能,调节生理节奏,以及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等。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里,白酒的记载更详尽。“酒”和“医”有着不解之缘。古之“醫”字,从“酉”,而“酉”就是盛酒的器皿,代指“酒”。所以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有“医源于酒”之说。
中国是人工酿酒最早的国家,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很多陶制酒器。殷商时代,酿酒业更加普遍。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古人所酿之“酒”一开始就与“药”有关。或者说,先人造酒,既为食,也为药,食与酒同源,酒与药相和。在罗振玉考证的《殷墟书契前记》甲骨文中有“鬯其酒”的记载,“鬯”是什么呢?对照汉代班固《白虎通义》可知,“鬯者,以百草之香,郁金合而酿之成为鬯”,说白了,就是药酒。
到了周代,饮用药酒治病强身的习惯就已经很普遍了。西周时期,还设有“食医”官职,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掌管饮食营养的医生”。《周礼》中有“医酒”的论述,汉代《说文解字》更明确提出,“酒,所以治病也。”《黄帝内经》中对酒在医学上的作用,做过专题论述,其中提到“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邪气时至,服之万全”。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也讲“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都说明古人对用药酒治病是非常重视的,疗效也是十分肯定的。
汉代,随着中医方剂的发展,药酒便渐渐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隋唐时期,药酒使用更加广泛。孙思邈在《千金方》等著作中记述的药酒方就有116种之多。宋元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但出现了制曲和酿酒的专著《酒经》,而且在“煮酒”一节首次提及“加热杀菌以存酒液”的方法,比欧洲要早数百年。对药酒功效的理论研究,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比如“古法服药,多以酒者,非特定通血气而已,亦以养阳也”(见《圣济总录——治法?汤醴》)明确指出了药酒不仅能“通气血”,还有调五脏、补肝肾和脾胃的“养阳”之功。治病又养身,有病治病、无病强体、标本兼顾、治防结合的保健意识普遍通行。
元明清三代,随着酿酒工艺的不断发展提高,有些药酒不但具有治病、强体、益寿延年的优点,而且口味醇正,成为风行一时的名酒,其中的极品还成了宫廷御酒。值得一提的是清朝著名的“十大宫廷贡酒”。这十种酒都是皇帝亲尝御赐,口感极佳。其中唯一一款具有明确治疗功能而且让皇帝疗疾受益的“玉液琼浆”就是“鸿茅药酒”。
“鸿茅药酒”是中国药酒的代表,创制于乾隆四年,也就是公元1739年。这是药酒史上融汇古今、贯通中蒙药方酒剂的集大成者。它共由67味动植物药材组方,以内蒙古凉城特有的山泉水纯粮酒酿制。鸿茅药酒延续近三百年的神秘“八步古法”配制技艺,于2014年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利在当代的活态传承典范。
诞生至今,鸿茅药酒承载的都是带有传奇色彩的史实故事,史书记载,“鸿茅药酒”与“走西口”文化有关。清乾隆年间,人口剧增,耕地不足,政府移民。“走西口”就是指今山西等地一批又一批移民背井离乡北上口外谋生。晋文化与游牧文化在内蒙古凉城县交汇了。据《凉城县志》记载,晋中大医王吉天在往返口外行医经商途径凉城,被这里独特的岱海和遍地药材的蛮汉山所吸引,举家迁居于此。当时边塞之地,风寒湿邪侵扰,百姓苦不堪言,大小病不断,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王吉天便苦心钻研,将蒙医药的特点与中医药结合,选择了共融共通的“酒”作为承载物,“融数方为一方,合数法于一法”,创制了67味大组方的鸿茅药酒。众法归一,以一当十,但凡风湿关节痛、筋骨疼痛、脾胃虚寒、肾虚腰酸、气虚血亏等杂症,每天两口鸿茅药酒,十天半月即可治愈。没病痛的人,每天两口鸿茅药酒,身强体健,不会轻易受到风寒湿邪的侵扰。
鸿茅药酒问世后的几十年里,一直是晋蒙两地蒙汉百姓的护身酒、祛病药,也是草原上蒙古王公贵族的强身酒、养生药。
1777年,乾隆皇帝坝上狩猎,突发风寒之疾,察哈尔右旗旗领晋献鸿茅药酒,一饮即愈。1830年,鸿茅药酒再显奇效,三天医好道光皇帝的筋骨疼痛。道光皇帝御赐“鸿茅药酒”为宫廷贡酒。从道光十年至民国初年,鸿茅药酒一直是皇亲国戚的防痛酒、治病酒、养生酒。在《历代御医推荐给皇帝的养生食谱》中专门记述了“道光与鸿茅药酒”,来龙去脉说得非常清楚。最后在“推荐理由”中讲到了鸿茅药酒的功效:“酒香浓郁,药力平和。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强身健胃等功效。”可见,鸿茅药酒是清宫御膳餐桌上常备的饮品。
“鸿茅药酒”的组方1992年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在国家批复的功效主治中包括了“祛风除湿、补气通络、舒筋活血、健脾温肾。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脾胃虚寒、肾亏腰酸及妇女气虚血亏”,比清宫御医认定的功效又扩大了,并成为“OTC”药酒。“OTC”药酒的概念就是无须医生处方,自己可以在柜台买得到的药酒,并且超过规定剂量饮用也不至发生问题的安全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