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强国社区

李迪谈笔下的女人:因她们的人性之美、人生之苦而震撼

2014年05月28日20:36    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    手机看新闻


 

(作家李迪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 代睿/摄)

查看访谈图文直播 了解李迪及他的作品

  人民网北京5月28日电(彭心韫)28日下午,“金台悦谈”首期嘉宾——著名作家李迪做客本网强国论坛,与网友在线交流。谈到他对女性角色作品的创作经验时,李迪说,女性的爱恨情仇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无论是《傍晚敲门的女人》还是《丹东看守所的故事》中的女在押人员、女警察,或是《花自飘零》主人翁菊儿,她们人性之美、人生之苦,都冲击着他的心。

  《傍晚敲门的女人》是李迪第一个以女性为题材的小说。回忆起当时的创作经历,李迪说:“1984年,那时候北京市公安局办公室主任给我开了一个条,说你要想写公安题材,我建议你去一个地方,叫七处。其实是宣武门比较荒凉的一个地方,在那里有一个叫做半步桥的地方,北京市公安局在那设了一个预审处和重刑犯人关押的地方。那里生和死就差半步,等待枪毙的犯人从那儿拉到刑场,重刑的犯人从那儿拉出来就进监狱。在那个地方,我开始了采访,后来我写成了《傍晚敲门的女人》,这是我写的第一个以女性为题材的小说。我去的时候小说的原型已经不在了,我千方百计找了她的预审警察,又看了她的案卷,我感觉到她人虽然走了,但她在跟我说话。讲述她为爱而赴死,为爱承担一切的故事,深深地刺痛和打动了我。

  李迪说:“爱情与死亡是文学的永恒主题,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从古代开始到现在,女人作为爱情的一个主要角色,在追求中会发生很多故事,甚至于爱恨情愁,女性的伟大和重要是我特别关注的。特别是到了丹东看守所之后,接触了大量在押人员和女警察,人性之美、人性之爱、人生之苦,每天都在冲击着我的心。”

  为了体验生活,李迪在丹东看守所度过了三个春节,为什么选择这个日子去?他说:“因为这个日子是在押人员最想家的时候。虽然关在里面,外面炮声隆隆,礼花漫天,思念亲人,这时候我专门从北京去,跟她们席地而坐,像一家人一样。有一个在押人员最后被送上刑场了,她走之前我和她谈话,她说,很多话她都不愿意跟父母说,只愿意跟我说。她30多岁,为人妻、为人母,却戴着脚镣、手铐,说起这些她开始流泪了,我也跟她一起流泪。”

  而《花自飘零》主人翁菊儿,是李迪在一次理发时意外结识的。李迪介绍,菊儿是他家附近一个小理发店的老板,60岁左右,通过交谈,李迪得知菊儿出身高干家庭,当过知青,又当过工人,经历了下岗、自己创业等过程,在感情上,经历了三个男人,至今单身。“我确信她一定很有故事,而且一定波澜壮阔。”李迪说。“我们陆续谈了大约半年,我终于把她所有的人生故事拿到手了,《花自飘零》就这样诞生了。”

(责编:彭心韫、邓志慧)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