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梁志毅,现任高明分局治安大队一中队副中队长,此前5年担任高明分局荷城派出所南洲社区警务室民警。这期间,他每天骑着摩托车巡逻,共计长度可绕地球1.3圈;他自掏腰包,为小学生印法律知识宣传三字经、民警小提示;他走街串巷,打开残疾人心扉,给孤寡老人送终,被村民叫做“佛山无影脚”、社区的“定海神针”。>>点击查看专题
(佛山市公安局高明分局荷城派出所社区警务中队中队长 梁志毅)
早上七点多,我就推出摩托车走出家门,目标是15公里外的单位:高明分局荷城派出所南洲社区警务室。为了省点汽油钱和节省时间,我每天都会放弃柏油路而是走田间小道。这条路,我已经走了五个年头。
到了警务室,第一件事,就是先看看昨天夜班值班民警记录的报警情况,根据案情不同将这些情况分别安排给内勤组、流动人员管理组和巡逻组,好让他们能继续跟进。接下来一天的工作多而琐碎,57个自然村,6个村委会的走访巡逻,粗略算来也有40多平方公里,所以在出勤之前我会提前规划好行程。
安排完早上的工作,已经九点了,到了巡逻的时间了。我推上摩托车,带上我的同事也是老搭档邓沃坚便出发了。临出警务室的院子,我还是不忘跟旁边停着的我的另一个“老伙伴”——巡逻摩托车打声招呼。这个“老伙伴”从我5年前上任第一天就开始跟着我,可因为我每天都要坚持巡逻几十公里,从早到晚连轴转,原本正常能用十年的车,现在就已经报废了。
出了警务室门右转,和往常一样,我们会先到前面商铺集中的街道上搜集治安情况,从街头到街尾转一圈,差不多有200家。“梁警官,昨天我看张三家新来了个工人”、“梁警官,昨天我家这有几个没见过的陌生面孔转悠了半天”……天天见自然混个脸熟,很多店主一看我们来了,就主动过来跟我们聊最近街面上特别的事,有无可疑的人出现。
逛完一圈,我们的摩托车又往厂区的方向开。东边的那个厂今天的消防设施该检查一下了,西边厂子听说新来了几个外地员工,得去登记一下,隔壁厂子听说昨天两个工人还闹了些小矛盾……一边想着这些事,我们一边挨家挨户的敲门。跟厂子里的行政人员、治安员都聊一聊,把路上的想的问题都一一核对,听到反映新的问题,我就掏出随身携带的本子记下来。
两个小时一晃而过,5月的佛山已经有些闷热,一圈下来,我和小邓身上的警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只有头上的头盔里一直湿着,黏糊糊的有点难受。一看时间,已经十一点了,我们顾不上喘口气,加足马力,赶紧朝小学开去。
自从这两年有些地方发生不法分子在小学门口持刀伤人事件后,每到放学时间,我这心里就像悬着一块石头,七上八下的。学校里500多名小学生,哪一个都是父母疼爱的宝贝,我不能让他们有任何闪失。所以,这几年我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到学校放学时间,都要守在门口,看着来往的车辆,也注意各种陌生的面孔,直到看着孩子们一个个被家长们接走才能安心。不过,做到这些我还不放心。为了让孩子们加强法律意识,我想了一个办法:将法律常识总结成三字经,印到小学生们的练习本上。每到学期开始的时候,就免费发给他们,让孩子们在日常学习中,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不过,每当这个时候,我也是有点担心的。因为这些练习本和一些我发给村民的宣传单、小提示都是我自掏腰包,每个月几千块钱的工资都会因为这些支出多了个大窟窿。我知道,爱人心里不说,还是总觉得有点对不起她,对不起家里。不过,看着最后一个孩子被接走,我心里还是踏实下来,也已经快12点了。
我们又发动起摩托车,回到警务室。先掏出本子,把上午记下的东西都分门别类的归纳整理,该存档的就放到存档柜里,该录入系统的就打开电脑,把信息加进去。全都录入完了,差不多就到午饭时间了。这时我们的警务室又成了食堂,刚端起饭碗吃了两口,就听到门口有人叫“梁警官”,我知道,肯定又是有村民找我来解决问题了。有些村民平时上下午都上班,只有中午休息的时候有空,也常趁这个时间来找我。虽然正赶上饭点,但是我打从心里高兴。今天来的是老王,他家开的网吧这两天又有新的人员入职,是来给我送新职员身份证复印件的。我谢过老王,打开档案柜,放了进去。五年前我刚来这里的时候,社区里的档案管理里还是一片空白。为了能更快了解这里,更好的开展工作,我着手准备开展档案整理工作。57个自然村,3519户,19430个村民,上任第一个月里,我跑遍了辖区45平方公里;接下来两个月,我重点走访辖区企业和出租屋,3000多次的走访,让我收录了1000多间出租屋及6000余人的资料,也记录了厂企负责人、出租屋等1000多人的联系方式。我把这些信息分门别类,从商户的营业执照、法人、普通职员到企业的消防设施、网吧的电脑配置,都一一归到档案里。每次看着档案柜满满当当的档案夹,我心里都会觉得装的满满的。
送走老王,又来了几位村民反映问题,一一解决之后,一看表已经两点多,到了下午上班的时间了。
推起摩托车,下午我们的目的地是村头那块农田。田间地头不比柏油路,几天大雨下来,刚走了几公里,裤腿上已经溅满了泥浆,不过远处的村民已经挥动着手跟我们打招呼了。“梁警官,下来聊聊吧。”田间地头的村民都很热情,听到他们的招呼,我总会觉得心里暖烘烘的。想到5年前刚来的时候,村里人对我们都很警觉甚至排斥。在他们的潜意识里,穿着警服的来找他们,肯定没什么好事,都尽量躲得远远地。经常是我跟他们说了好几句,也得不到任何回应。十几年的基层民警经历告诉我,只要我肯用真心跟大家交流,他们的心总有向我打开的一天。所以,只要有时间,我都会来这边走一走,聊一聊,这不,5年的功夫没有白费,现在老乡们见到我,不光主动打着招呼,还能将自己的烦心事、需要解决的问题随时告诉我。我知道,我已经真正走进了他们的心里。
从田里回来,我想着还得去严成康家里看看。这个今年61岁的老人如今已经跟我是老朋友了。因为天生四肢残疾,也没有亲人在身边,他生活困难、性格孤僻,也很少跟别人交流。记得刚来的时候,我在巡逻的时候,看到他一个人坐在村口的石头上,呆呆的坐着,眼里看不到一点光。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打心眼里想要帮助他。可是,刚开始的帮助并不顺利。长期的内心封闭造成他内向的性格,经常是我说的嘴都干了,他还是一句话不说。我知道,他的心结很深。不过没关系,我最擅长的就是坚持。我看他家里没什么家具,就把警务室换下来的茶几、长椅都给他搬了过来,也自掏腰包给他买了电暖气、电饭煲。渐渐地,他的话多了些,看到我们来了,也会裂开嘴笑了。
走访了几家农户和上午没走完的企业,又到下午小学放学的时间了。我们又赶到校门口,当起了治安员。
巡逻了一天回来,我也快成了泥人。洗把脸,赶紧吃两口饭,我一看表6点整,又到了规定的下班时间,不过这恰恰是我们晚班的开始。我和小邓匆匆吃了口饭,便出去巡查出租屋了。这样挨家挨户地走,差不多巡到9点半,能查个50多间。回到办公室已经10点多,几个村民正在调解室等我,看来今晚应该还是住在单位。小邓又半开玩笑地说,你这一周两三天都在单位住,看你跟嫂子那怎么交代。的确,刚开始做这份工作的时候,老婆有很大意见,不相信我,怎么一去社区做,就经常不回家。为了让她安心,我专门带她和儿子过来看,基层工作就是这样。想起儿子,我也挺内疚。记得有一次终于有时间带儿子出去玩,结果路上不自觉就把车开到了警务室,惦记看看有没有什么新情况需要处理。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还在那里默默支持我,让我在工作上更加专注,把更多的时间留给群众解决问题。
直到现在,即便有值班民警在,半夜里我还是会经常接到村民的电话,找我去调节类似于喝酒吵架这样的事。小邓他们说你难得能回趟家休息,这样的事就交给我们,可我还是不放心,怕老乡出事。这5年来,村民们养成了习惯,我又何尝不是呢?有时多用一点心,图的就是个安心。
送走了几位村民,已经快午夜时间。给爱人打个电话,说声抱歉,今天,我还是要住在警务室了。想起自己这几年来给家人带来的关注太少,我叹了口气;但又想到今天看到那些村民的笑脸和热情的招呼,我的心又暖了起来。今夜,会有好梦!
“微看广东·官微走基层”专题:
http://www.people.com.cn/GB/347065/349026/384744/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