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6日电(王先进) 3月5日,在听取了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后,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长黄奇帆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作了讨论发言,总结自己对于全面深化改革、经济宏观调控新思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转变政府工作作风五个方面的感受和体会,并提出了三条工作建议。
黄奇帆同志的三条工作建议包含:把重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枢纽节点;支持重庆设立自由贸易园区;加大信用保险体系建设。
发言全文如下:
第一次全体会议发言
黄 奇 帆
(2014年3月5日)
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所表现出的活力与信心,令人耳目一新。新一届中央政府开局之年,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出了重要步伐,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驾驭复杂局面的高超能力、治国理政的卓越智慧和深化改革的政治勇气。结合对《报告》的审议,我谈五点感受和体会:
第一,党中央、国务院把深化改革作为关键一招,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增强了发展的内生动力。《报告》强调“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主要通过五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市场的有序竞争,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和优胜劣汰;二是通过市场的价格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三是通过市场主体的地位平等和契约关系形成的供求调节,保障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有效性;四是通过要素市场实现全球或区域内各类资金资源的有效配置;五是通过合理的分配机制形成市场激励,促进人才人力资源有效配置。政府的职能和作用,则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一是通过宏观调控,保持经济稳定;二是通过制定市场规则,并加强监管,维护规范市场秩序;三是通过法治,惩戒市场不法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四是加强公共服务,优化社会管理,推进环境保护,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从这些角度审视,改革的方向就会很明确。新一届中央政府把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作为第一件大事,以简政放权为重点推进改革,下放了416项行政审批事项,推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扩大“营改增”试点,放活贷款利率管制等等。这些改革举措,从广处着力,深处使劲,难处用心,通过更多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为市场主体松绑,为企业解难,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国务院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等战略构想,完善海关监管服务,成功应对光伏“双反”等重大贸易摩擦,推动中国装备走出国门,实现了以开放促进改革、促发展。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报告》坚持问题导向,明确提出“要从老百姓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重点抓好行政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增强各类所有制经济活力等领域改革,协同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利用外资体制机制创新、内陆沿边开放和区域协作。可以预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类生产要素的活力必将竞相迸发,创造财富的源泉必将充分涌流,广大人民群众从中必将更多受益。
第二,国务院按照“底线思维”和“区间管理”的宏观调控新思路,把握大势,保持定力,稳住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大局。去年上半年,我国出口大幅波动,中央财政收入增长下滑,银行间市场拆借利率一度陡升,国际上甚至出现中国经济“硬着陆”的论调。面对跌宕起伏的经济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搞短期刺激措施,不扩大赤字,不超发货币,强调“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实现了增长、就业、物价稳中向好,速度、结构、效益同步改善。去年,发达经济体尽管总体趋于好转,但增速仅为1.3%,继续下滑0.3个百分点;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仅为4.5%,整体下滑0.4个百分点。相比而言,去年我国7.7%的经济增速与上年大体持平,仍处于全球领跑位置,十分难能可贵。今年,国家将坚持和完善宏观政策框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拟安排财政赤字1.35万亿元,体现了财政政策的积极性;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M2增长与去年持平,保证了货币供应的松紧适度。去年M2增长13.6%,今年GDP增长预期目标7.5%,加上通胀率3.5%,再加平减指数2.5%左右,也在13.6%左右,完全符合经济发展对货币增长的内在需求。这些举措,都将确保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
第三,国务院着力推动转方式、调结构,促进提质增效升级,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立足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这样的特定阶段,中央政府将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作为重头戏,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并显现效果。比如,粮食产量实现“十连增”,其他主要农产品供应稳定;淘汰19个行业的落后生产线,有效避免了问题的拖延和累积;以优化供给推动结构调整,服务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以放宽准入促进投资结构优化,民间投资比重上升到63%;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抓好生态环保,限期治理雾霾天气;创新驱动取得一批世界瞩目的标志性成果,促进了结构的转型升级。《报告》指出,今年要更有力地扩内需、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创新驱动引领结构优化升级、加强生态环保和节能减排等举措,无不体现了转方式、调结构,既拉动当前增长,又利于长远发展,必将进一步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促进科学发展。
第四,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作为政府工作的努力方向。新一届中央政府“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突出重点、守住底线、完善制度,促进社会事业改革发展,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在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的情况下,民生改善力度不减反增,通过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压缩“三公经费”,把钱用到了改善民生的刀刃上。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创历史新高,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持续发展,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更好保障,各类突发事件得到有效处置。《报告》对今年就业、收入、社保、安全及教育、医疗、文化等作出了新部署,抓住了关键和重点,兼顾了需要和可能,必将使人民群众更多更公平地分享发展成果。
第五,加强自身建设,大力转变作风,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新一届中央政府履职之初就“约法三章”,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缩减会议经费、禁止新建楼堂馆所、加强反腐倡廉等措施,持续整治“四风”,彰显了“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担当。《报告》对政府自身建设作了进一步的部署,提出要创新政府管理理念和方式,坚决查处腐败案件,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这些举措,必将进一步推动各级政府明晰职能定位、改善队伍作风,加快建设创新、廉洁、法治政府,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更好地服务人民。
借此机会,提三条工作建议:
一是建议把重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枢纽节点。重庆不仅是渝新欧国际联运大通道的国内起点城市,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还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形成连接,拥有两江新区和两个保税区等开放平台,具备航空、水运、铁路立体化口岸构架。将重庆定位为两大经济带的枢纽节点,有利于促进两大经济带有效的衔接互动,更好实现国家在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区域协调和保障经济安全等方面的战略意图。为此建议:①加快渝昆铁路和高速公路,以及重庆至上海、重庆至长沙、重庆至西安等铁路建设,提升重庆综合交通的枢纽功能;②支持中缅原油管道连接至重庆,将重庆建设成为国家能源资源的重点保障地区。
二是支持重庆设立自由贸易园区。《报告》指出,要建设好、管理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体制机制,并开展若干新的试点。在重庆设立自由贸易园区,一是有利于探索内陆开放新路子,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二是有利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向西向南开放。三是有利于加快长江经济带建设,促进东中西协调发展。四是有利于西部地区以大开放带动大开发。设立中国重庆自由贸易园区,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一是具备较为健全的国际贸易大通道;二是有较为完整的开放经济平台;三是有开放型产业体系;四是金融业发展及金融生态环境良好;五是行政效能明显提升。重庆申请的自由贸易区,将在已批准的两个保税区34平方公里基础上,再有适度拓展,形成40平方公里的园区。建议国家从培育内陆沿边开放战略支点的角度,支持我们的诉求。我们将结合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扎实工作,积极探索,把自由贸易园区建设好、管理好、作用发挥好,为扩大内陆开放做出贡献。
三是加大信用保险体系建设。《报告》明确指出,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健全金融机构风险处置机制。我非常赞成。一个地区要发展民营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网络金融,前提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形成健全的信用担保体系。民间金融机构吸收储蓄存款并到企业放贷,除了应缴纳存款准备金、坏帐准备金,不高息揽储、不放高利贷,进行规范运作外,还必须有存款保险制度。一旦有坏账,小微企业和群众在几十万元以内的小额储蓄本金,可以全额兑付,大额储蓄按一定比例兑付。这对于促进社会稳定、保护中小企业和百姓利益至关重要。重庆的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仅为0.37%,在全国都是很低的。如果需要一个地方先行探索,我们愿意协助保监会在重庆开展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