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微博>>微博快报

泉州市长郑新聪对话@人民日报: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实录)

2014年03月04日17:31    来源:人民微博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3月4日电(贾蔚雯) 3月4日16时,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泉州市市长郑新聪做客人民网“微聚中国-百城市长共述中国梦”系列访谈,与@人民日报 法人微博和广大网友以“主动融入“一带一路” 勇当排头兵试验田”为主题进行交流。>>>>>>进入访谈页面

    访谈全文如下:

[@人民日报]: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由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与人民微博共同联合主办的“微聚中国-百城市长共述中国梦”系列访谈。目前,2014年全国两会正在召开,今天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以及福建省泉州市市长郑新聪来到我们的访谈间,与我们大家一起聊一聊关于泉州市的发展问题。郑市长您好。

[郑新聪]:您好,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

[@人民日报]:郑市长,目前全国上下正大力推进和实践中国梦,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全国的深化改革作出部署之后,这种热情可以说是更高了,信心也是更加饱满了。去年以来,中央还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请问郑市长,“一带一路”的建设对于我们实现中国梦有怎样的重大意义呢?

[郑新聪]:“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外交格局的新的变化,它和我们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认为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因为“一带一路”的建设,会给我们中国以及沿线的各个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更加紧密的经贸往来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也给沿线的各个国家的人民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开辟了更加畅通的通道。

[郑新聪]: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更加开放的国际经济环境,也需要更加稳定的国际的政治环境。“一带一路”的提出,将会为我们沿线各个国家创造多赢的局面,也给我们沿线各个国家的人民带来共同的利益。

[@人民日报]:郑市长,特别想问您,“一带一路”的概念的提出,究竟给您的城市带来了哪些变化?具体来说是怎样的一些变化?

[郑新聪]:福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发祥地,我们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的起点之一。“一带一路”的提出,尤其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个战略的提出,对泉州来讲,赢得了千载难逢的新的机遇。从9月份的提出到现在,我们有三个方面的感受,一个就是来泉州开展文化寻根的友人更多了,我刚才介绍泉州是多元文化的展示中心。第二个,到泉州,政府和企业之间洽谈投资合作项目的国内外大企业多了。第三个,我们泉州上上下下感觉到责任感和压力感进一步增强。

[@人民日报]:刚才郑市长您也提到了,“一带一路”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您觉得泉州已经做好了哪些准备,并且泉州将如何参与到规划建设当中呢?

[郑新聪]:“一带一路”的提出,尤其是三中全会把它写入《决定》以后,泉州积极地响应,我们也开展了务实的研究,我们认为,泉州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过程中,要发挥古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城市的作用,发挥好我们的一些优势和基础,在这个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力争担当先行者。

[郑新聪]:我们自己感觉,我们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过程中,有六个方面的基础优势。一是贸易的基础。海上丝绸之路,一个是交流,人员交流、物流等等。另外就是做生意,贸易。泉州在唐朝的时候,就是我们中国四大通商口岸之一。到了宋元时期,泉州是世界东方第一大港,那个时候在泉州,在泉州来往的国家和地区最多的时候,经贸往来国家和地区100多个国家。到后期,后面再接下来以后,这几百年的历史,有起有落。但是泉州和世界各个国家,尤其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往来,尤其是经贸往来从来没有断过。

[郑新聪]: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泉州重新发挥这么一个开放型城市的优势,和海上丝绸之路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民间交往等各个方面都不断取得很好的成效。到去年底,我们去年全年的对外贸易,就是进出口贸易已经达到291亿美元,这其中55%是沿线国家的,就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到去年为止,中东和东盟在泉州投资41.5个亿美元,这两个地区成为泉州主要的外资来源地。泉州的对外投资,到目前也有27个比较大的项目或者机构,尤其是在东南亚和中东设立。所以,贸易有很好的基础。

[郑新聪]:第二,我们产业的基础。现在制造业一年1.1万个亿,就是工业这一块的销售收入1.1万个亿,其中我们有三大支柱产业、三个重点产业。三大支柱产业都是在1500亿左右的产值,其中比如我们纺织服装,去年销售收入大概1700个亿。第二个就是鞋业,我们穿的鞋,鞋业这一块去年1500个亿,再一个就是我们石油化工,石化产业去年1400个亿。再接下来有几个,机械制造去年是700个亿,食品饮料800个亿,还有建筑建材接近900个亿。我们这些产业和东南亚和中东国家都是非常紧密的,这里面都有广阔的合作空间,有巨大的合作潜力。因为有生意可做,所以我们就有这个基础。比如说石油化工,中东那边,阿拉伯国家跟我们已经合作建设了炼化一体化的项目,还有我们所有的油品,基本上从阿拉伯进来。我们现在的纺织服装和鞋业,我们制造的环节,我们也可以转入到东盟一些国家,东盟成本比较低的一些国家去发展,商机无限。

[郑新聪]:第三,人脉的优势。泉州是一个著名的侨乡。主要是两方面:一个是在外的华人华侨,泉州在外的华人华侨有791万人,其中90%是居住在侨居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尤其是东南亚,他们这些人具备了很强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同时,我们阿拉伯国家之间的来往,一千多年来非常密切。现在阿拉伯的后裔在泉州有5万多人,现在有一批的优秀企业家,非常知名的企业家,他们都是阿拉伯人的后裔。所以,这个人脉上面的优势,会推动我们沿线国家和泉州之间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尤其是我们的华人华侨,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家乡只要有呼应,他们肯定是积极的行动,会成为新的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过程中的促进派或者叫做主力军。

[郑新聪]:第四,文化认同。泉州有三顶的文化帽子,一个就是1982年国务院授予的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第二个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多元文化的展示中心。泉州这个地方千年古港,海上丝绸之路原来是最重要的起点之一,刚才讲一百多个国家经常在这里做生意,所以各种文化在这种交融汇聚、和谐共处。第三顶帽子就是去年9月份,中日韩三个国家文化部门共同评选的东亚文化之都。这三顶帽子。从东亚到东盟到东南亚,到阿拉伯,这一条线串起来,文化上面的认同,一定会增进我们沿线国家人民之间的信任度。有了文化认同感和互相的信任感,一定会推动我们经贸发展、文化的交流。这是文化认同的第四个优势。

第五个优势就是港口的潜力。原来讲我们是东方第一大港、千年古港,改革开放以后有了比较好的发展。现在已经重新回到亿吨大港,就是一年吞吐量一亿吨以上,亿吨大港的行列。目前和23个国家,包括日、韩、中东、东盟这23个国家开辟互相之间的航线,就是海上运输航线。我们还和这些国家、这些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紧锣密鼓地在谈我们一些港口之间的合作、航线之间的合作,还有货物流通方面的一些合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千年古港会再重新焕发它的青春。

第六个优势是企业家队伍。泉州的企业家队伍不得了。我们千年的海上丝绸之路,给泉州注入了渊源流长的商业活力,也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爱拼敢赢、海纳百川的企业家队伍。《爱拼才会赢》这首歌就是我们泉州的。尤其是我们本土的企业家,现在在本土,极具创新力和创造力,创造了一波又一波的发展奇迹。我用两组数据说一下,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个是,我现在在泉州这么一个地级市,境内外上市的公司86家。就是这么一个地级市范围里面,中国驰名商标124件,全国都是第一。这个企业家队伍,他们接受新鲜事物又快。另外,海纳百川就是开放,所以,对我们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会起到很好的支撑和引领的作用。同时,我们泉州还有在异地,就是在国内的其他城市的泉商还有100多万,遍布国内的各大中城市,他们也都是在外面经商办企业,也具备很强的实力。所以我讲,泉州具备这么好的基础和优势,应当在新的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上起应当起排头兵作用。

[@人民日报]:泉州的六大优势给了泉州一个非常强有力的支撑。我们也知道,在去年9月,泉州市当选了首届中韩日东亚文化之都,刚才郑市长在谈话当中也提到这个问题。泉州之所以能够从众多的城市当中脱颖而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这样一个起点。我们的网友@小点点豆就问到了,泉州将如何与韩国的光州、日本的横滨一起向世界展示丰富多彩的东亚文明呢?又将如何用好东亚文化之都这张世界级的名片,接续历史文化名城、再写当代文化新篇章呢?

[郑新聪]:去年9月份泉州和日本的横滨、韩国的光州,我们三个城市共同入选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取得这么一个世界级的名片,泉州具备了它比较强的历史文化的底蕴,在做支撑。还有一个,我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家相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尤其是我们市委书记亲自带队参评、陈述、介绍、推介我们泉州的文化。

[郑新聪]:获得以后,我们承担了国家给的任务,代表了国家。所以,我们回来以后,非常认真地对于我们文化之都的建设进行了规划、策划。尤其是到了今年元宵节期间,我们三个国家一起举办了一些活动,尤其是我们泉州这边,今年作为文化之都建设年,建设年系列活动的开幕式就在元宵节期间举办。开幕式只是刚开始,接下来我们要根据三个国家文化部签署的相关框架协议,以及我们自己国家文化部的要求,还会务实地举办近百场各类的文化交流活动。代表国家向世界展示我们泱泱中华的文明,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围绕八个字来展开我们建设年的活动。就是古城、古港、新区、全域。古城这一块,因为泉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是名副其实的,我们古城不大,泉州古城只有6.6平方公里,准确地讲是6.62平方公里,这个古城有1300多年的历史,历史悠久,我们准备投资将近70个亿,将实施古城文化的复兴计划,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拆楼建楼,古城文化的复兴计划,有软件、有硬件。主要是想以保护为主、传承为主,然后打造市民的文化家园。这是古城。这是核心的一个部分。

第二个是古港。一千多年的古港,我们也制定了一个行动计划,就是要实施古港转型升级的行动。这主要是什么呢?主要是调整布局,港口的布局,我们区域内港口的布局,加大投入,完善设施,还增开航线,另外加快通关的便利化。主要是想把泉州港再打造成现代化主枢纽港。

[郑新聪]:第三个是新区。泉州除了古城以外,我们一直在延伸拓展。新区这一块我们主要是想布局一批重大的文化服务的设施,包括图书馆、歌剧院、市民文化广场等等一些重大的设施准备在新区里面布局,现代化的文化设施布局在新区。

第四个是全域。全域这一块,一方面是文化惠民、便民,这是一方面。第二方面就是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第三个方面就是区域内的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在东亚文化之都这一块,我们想再认真、系统地把它做好,把国家交给的这个任务完成好,也是展示泉州,展示古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的风采。

刚才讲到古丝绸之路这一块,最近我们也在想,经过我们务实的研究,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本来泉州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起点,现在泉州又具备那么好的条件和优势,国家又提出这么一个战略,千载难逢的这么一个机遇,但我也感觉到,机遇来了,但是挑战也来了。以前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没那么多,包括泉州、广州、扬州、宁波,但是泉州是一个最主要的起点。现在这条路上,这么多的国家和地区,大家是共同都有这个机会,竞争就会更加激烈,所以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我们认为机遇大于挑战。看看谁走得快,谁走得好,谁走得稳,谁走得长,谁走得持续。所以泉州想在这方面提出先行区的理念。先行区的概念不是排他性,就是我先走一步,先行先试,这一块我们制定了一个总体方案,总体方案已经上报给省政府,请求省政府转报给国务院,希望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委能够支持我们建设这个先行区。

我们这个总体方案主要是围绕一个主线。主线,一个是文化引领,第二个就是经贸合作。文化引领就是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特有的文化。第二个,经贸合作,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是做生意的。第三个是互联互通,主要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海陆相通。第四个是互惠互利。就是大家要有利益,没利益了,就没有办法共识,没有共识就不可能共赢。因为这条丝绸之路建设要得到沿线国家和人民的共识和共赢,大家一起来做。

[郑新聪]:围绕这条主线,主要要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五通”的目标。“五通”目标,总书记提得非常好,看上去语言很纯朴、很质朴,但是意义非常重大。第一个,政策沟通。政策沟通就是建立政策沟通的平台和机制,国家和国家之间、城市和城市之间、港口和港口之间政策沟通,可能就要搭建一些平台。第二个就是航路、道路联通,这个也非常重要,没有这个道路、航路联通,人也流动不了,货物也流动不了,这个不行。第三个就是货币要流通,人民币在沿线各个国家,对方结算、兑换要非常便利。还有一个就是贸易畅通,彼此之间的贸易不要有壁垒。最后一个就是人心要相通,人民之间的人心要相通。实现这五个通不是那么简单,现在也比较复杂。

[郑新聪]:这条路上各个国家的情况不太一样,但是围绕这个来先行先试,来做一些工作。我们在上报这个总体方案的同时,我们也不等不靠,目前我们着重在五个方面做,已经开始在做,不等不靠。第一个就是产业合作。我们的石化、纺织服装,石化就是和中东,和阿拉伯国家的合作,有巨大的空间。我们的纺织服装到东盟,这里面合作有巨大的空间。产业合作方面,我们最近制定了具体的措施,组织了专门的人员在进行沿线国家之间的沟通谈判,加强这方面的合作。

[郑新聪]:第二个是贸易的合作。我刚才讲,一个是搭建一些平台,我们准备和国家有关部委,相关的机构,举办一些比如说海上丝绸之路品牌博览会,还有海上丝绸之路城市之间的商务理事会等等,搭建一些平台,促进我们贸易的流通、畅通。第二个就是我们制定一些口岸通关便利化方面的措施,非常重要,人家看到实惠才来和你做生意。贸易这一块是国家战略的提出,国家也会出台更加便利的政策措施。所以这个空间也巨大。第三个旅游合作这一块,最近在紧锣密鼓地推动,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沿线有很多的旅游资源,就想用一个什么载体把它串起来。我们在国内这边,联手扬州、宁波等九个城市共同提出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我们想通过把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引起我们整个沿线国家大家的共鸣和共识,把沿线上面的一些重要的旅游资源整合在一起,串成一条线,这条做下去,也是意义非常重大、空间非常巨大。旅游这一块我们也在紧锣密鼓地推。第四条是交通合作,交通这一块是港口谈判,港口谈判、航路航线谈判、还有港口建设方面招商引资。第五个,金融方面的合作,泉州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三个金融改革试验区,这一年多来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金融这一块,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比如中东,他们有很大的资金支援,还有沿线国家700多万的泉州籍的侨胞、华侨,他们有很强的经济实力,有很多的资金,拉回来,在我们这里,比如说兴办一些金融机构。比如菲律宾首都银行就在泉州设立了一级分行,我们和中东、阿拉伯的一些国家的财团也正在谈判,能够把一些基金收集起来,发展我们的产业,壮大我们的贸易实力。所以我们先行先试搞这五个方面的合作,我们现在做,一边报方案,国务院尽早批下来,我们能够全方位展开那是最好,如果迟一点批也没问题,不耽误事,我们先走一步。

[@人民日报]:非常感谢今天郑市长对我们泉州市的发展以及未来的规划做出非常详尽的讲解,也非常感谢我们网友今天的收看,下期节目再见! 

(责编:贾蔚雯、谷江曼)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